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静姝行续 > 第2 章 天灾

第2 章 天灾

之前阿史那力带着突厥军队步步后撤,那叫战略性撤退,目的在于引大周军队深入腹地。

如今对方粮道安稳后,阿史那力再继续后退,那就是胆怯了,开始影响士气。

因为大周的军队是直接朝突厥龙庭进发的,持续的后退,甚至可能会将战场摆在首都,那是极度打击民族士气的。

阿史那力不得不改变策略,决定正面迎敌。

郭康在位期间,并不像前两任皇帝那样,动不动御驾亲征打国战,可以说他在位期间属于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在得到李静姝的炼钢技术后,他强力推进军队的武器装备革新,加大训练,又得了增产技术,可以说如今无论是单兵作战优势,还是后勤等综合国力,远胜突厥。

但阿史那力同样对自己有信心,一是本土作战,周围的地形都是熟悉的,叫地利;

二是突厥人是马上民族,再惨无非放弃首都,不至于被全部剿灭,终有卷土重来的时机。

首都是不可能这么轻易放弃的,否则会对自己的声望造成致命的打击,于是,双方都有了打会战的需求。

几十万军队打会战,草原上的确摆得开,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打起来的。

阿史那力给大周下了战书,约定了地点和时间,郭康和众臣讨论了下,觉得没什么问题,答应了下来。

李静姝在得到了赵宗锴的密报后,开始领着队伍朝前线靠近,不过也隔着百里,毕竟她无召,师出无名,自然不能靠近前线太远,只能以保护粮道的名义尽量接近。

四天后,双方都在决战地汇合。

从高空来看的话,双方的军队摆放的阵地都极为广大。

突厥人都是骑兵,军阵稍微松散些;大周步骑结合,前军、左右两翼和后方都有骑兵保护,中间是步军在调整队形。

目前大周的军阵在调整中,毕竟中原的军队擅长打阵地战。

阿史那力派遣军队在四周游弋,想寻求战机,不过并没有找到好的机会,庞大的大周军队仍然在调整中。

这时,从突厥后方忽然冲过来几个哨探,寻到阿史那力中军大纛,连忙向阿史那力汇报。

“王上,有沙尘暴来袭,很快就到了!”

众突厥人一惊,沙尘暴,一个处理不好,会死伤惨重的。

阿史那力脸色阴郁,看向大周那边时,又立马放声大笑。

“中原人比我们更不熟悉此等天灾,只要我们尽力避开,就可借助天灾,冲破大周的军阵!”

“儿郎们,这是长生天在相助我们,速速避灾,注意中军号令,我们要跟随这股天灾,跟随长生天的旨意,击溃大周!”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恐慌的情绪依然有,但沙尘暴是从背后开的,无论如何,大周的军队都是处于更不利的位置。

所有的突厥士兵赶紧用麻布遮住脑袋,下马后将马匹放倒在地。

这种放倒,并不是靠蛮力,而是驯马的技巧。

马匹如果不放倒控制住,沙尘暴一来就会四处乱跑,人马都伏着身子才能互相掩护。

突厥军的异动,立马引起了大周军的注意,这会绝大多数人都莫名所以,还有人请示是否趁机进攻。

此刻调整依然没有完成,郭康等随行文武官员显然也注意到了,有人以为这是突厥人的祭神习俗。

赵宗锴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连忙命令军士们靠拢,想办法放倒马匹,派出传令官迅速向皇帝汇报。

但军阵何其宽广,还未等传令兵到来,众人就看到突厥军后方那弥漫整个天地的沙尘暴,正在迅速移动过来。

所有人脸色发白,立马有人大喊:“这是沙尘暴,快,快躲避!”

怎么躲避,大周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经验,因为沙尘暴这现象不多见,以前都是在城池里渡过,哪里有过这样直面的经验。

随行的文武官员可不管那么多,立马让军士保护陛下回转,试图远离。

郭康也没有经验,只能一言不发地下了马车,此刻继续待在宽大的马车里,绝对不安全。

帝驾的动作,立马引来了连锁反应,周围的军阵顿时摇动起来,在这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赵宗锴等人根本没法及时通告全军。

没有经验的人在瞎指挥,有经验的人只能跳脚看着,面对这铺天盖地的天威,大周的军阵开始混乱起来。

此时,郭康想要下令已经来不及了,他甚至无法左右自己的行动,被文武百官和禁军裹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