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愤然东行的少年元结,如愿参拜了孔庙。只是儒圣早已逝去,无法为他解惑。
东行途中,饥餐露饮。原本白哲的脸庞被晒成麦色,脸庞更加瘦削,依旧少年意气。
他又去看了大海,其磅礴与恢弘实非人力可及。海边有一个小村庄,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村民说,这大海无私,造福他们好几代了,还将继续为人们带来幸福。
回去的路上,
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顾惜墨。
在卧龙镇住了三天,也听了他们小镇的课堂。最有感触的是钓鱼。
好不容易有一天空闲时间,却天降暴雨,顾惜墨和老李头对着老天吐了口唾沫,大骂其无情无趣,然后两人顶着暴雨和狂风,提着渔具到河边垂钓。
老李头豪气冲天的对元结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元结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很疯狂的那种人了,这次让他体会到何为疯狂。不禁感慨一声人外有人。
之后,顾惜墨盛情邀请,又带他去了满春院。
时隔半年,羽茗再看到顾惜墨时,一双眸子闪闪发亮,想要与他说话,可最后两人仅仅对视一眼,并无言语。
回忆是对每个痴情种最恶毒的惩罚。
元结向读书少年吐露心声,大骂皇帝昏庸,大臣无能。这也是当代大多数读书人的心痛之处。
顾惜墨神秘兮兮的给他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去济南城找苏东坡先生。后者虽说不明所以,但欣然答应。
对读书人而言,无论怎样,能与大文豪苏轼见面,怎么看都不亏此行。
口袋只剩白银二两,此行却是山高路远。
元结还是告辞西行,若是路上无论什么原因死了,只能说明自己命该如此。
一路更加艰辛,甚至落魄到了乞讨的窘态,随行的马匹也在一次暴雨中走丢。
只是少年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所以他还是到了济南,如愿见到了苏东坡,同时还见到了秦王。
蓬头垢面的元结将推荐信递给苏东坡时,后者难以置信,问他是如何到这的。
元结将一路的经过随意诉说,李君鸣和王璞对视一眼,此等坚韧的性子,未来成就不会低的。
只是要看有没有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华。
“先去沐浴更衣,哈哈哈!咱们这陋室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哈哈哈!”
李文叔带着元结离去,李易安站在门前鬼鬼祟祟的探头朝屋内张望,李文叔走到跟前,轻轻一个粟暴敲在她头上,“去玩去。”
“哦~”
李君鸣接过苏轼递过来的推荐信,笔迹俊秀,苍劲有力,又锋芒毕露。“顾惜墨的字,真的是越看越喜欢。”
“惜墨惜墨,自然很爱惜墨水,他认为啊,写的不好看就等于浪费宝贵的墨水!”
【苏老,想必秦王已经到您家多时了,秦王可真是想尽办法把我拖下水,好好好,这么玩是吧,那我就欣然入局。这少年名元结,去年野无遗贤的受害者之一,对朝廷怨气很大,又颇有才华。曾在京城言“人生不方正忠信以显容,则介洁净和以终老!”今儿送与秦王,当个将军带兵打仗什么的轻轻松松。哎呀,我真的是太有操作啦。】
秦王摇头失笑,他知道这小子本性和他弟弟一样不着调,只是他又多了兄长这一层身份,不得不约束自己。
长兄如父,他要为顾枫林铺好未来的道路。
顾惜墨说这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元结,竟可做将军之职。
将军,并不是说会骑马、会杀敌,甚至可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也不是将军所需之能力。
将军,需要的是纵观全局、纵览战场的强大智谋。慈不掌兵,还需要关键时刻可以做出牺牲的强大心志,哪怕要牺牲的是自己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秦王的贴身护卫王璞,历经大小数百场战争,才坐上将军之位。
待元结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先前确为落魄流浪汉,如今也是英气潇洒,敢为天下先的读书少年郎!
“倒也是帅气。”
样貌粗犷的王璞挖着鼻孔,淡淡说道,“只是比起顾惜墨,无论是谁都要逊色吧?”
“行了,粗鄙的武夫,准备逆风翻盘了吗?”
秦王一袭黑袍随风鼓荡,压迫感拉满。
多年前,秦王与太子李寅矛盾公开化,而身为太子的李寅自然更得大臣的支持,三皇子李颉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