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子不语:盛世之下 > 第二十三章 聊斋异志

第二十三章 聊斋异志

此案办的是雷厉风行,妖道的脑袋被砍下来后仍被吊在菜市口前悬挂示众,全城百姓闻听此事,亦是无不直呼大快人心。

话又说回陈姑娘这边。

那日她在公堂上被县衙的大印扫到魂体,虽是因此才得以显现原形得以同知县伸冤,却也为此被伤及了根本,当时眼见着是要魂飞魄散,又因着一股报仇雪恨的执念方才保留着最后一丝气息,便以将散未散的形态逗留在公堂内。

眼见这害人的道士被捕,斩首,胸腔内一腔怨气彻底散尽,魂体至此便再也支撑不住了,临近散去之前,她先是如扶风弱柳般飘飞至知县面前,勉力行了个三叩九拜的谢恩大礼,叩谢他为自己伸冤之恩,接着方才转头扑向堂上已然哭成泪人的父母,满腔悲怆的唤了声:

“爹!娘!”

霎时间,一家三口的抱在一起也是哭成一团。

陈家父母是年纪大了方才得了这么个女儿,虽是穷家舍业,却也是如珠如宝般捧在手里养大,如今眼见着女儿身去,就连魂魄都在逐渐转淡即将消亡,一时间也是催心剖肝,哭得肝肠寸断。

此情此景,便是留在县衙内的差役看了,也是止不住动容。

知县见状也是于心不忍的走到三人面前,劝那陈姑娘道:“冤情既已沉冤昭雪,你还是跟你爹娘回家去吧。”

陈姑娘闻言转头看着县令,当即也是擦着眼泪凄然道:“民女魂魄将散,实在已经没了回家的力气。”

知县闻言也是愕然,忍不住问道:“那么你待何去何从?难道真要如此消散在公堂之上,从此了然无痕吗?”

“倒也不是。”陈姑娘闻言却是摇了摇头,继而流着眼泪对那知县低声道:“大人府上,便是归宿,大恩大德,来世奉报。”

说罢,本就缥缈的魂体彻底化作一缕薄烟,袅袅散去。

陈家父母见此情形也是瞬间哭的愈发撕心裂肺,口中一边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我的儿啊!”一边伸手去抓那尚未散尽的薄雾。

然则流沙难握,薄雾怎抓,纵使那陈家父母哭得肝肠寸断,却再也留不住已然香消玉殒的姑娘。

反观那知县,他满眼痛惜的看着陈姑娘的魂魄彻底散去,一时也是对她临去时留下的那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已经是魂飞魄散的鬼魂,又如何能谈来世?

难道只是临去前的一丝寄托?

县令站在原地也是半晌都想不明白,结果甫一抬头,却见府上的管家突然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那管家进门后左右张望了一圈,见堂上气氛不对,便轻手轻脚的一路小跑到他跟前,方才附耳与他低声道:

“老爷!夫人临盆了!”

知县闻听此言也是大吃一惊,他家夫人确实有孕在身,然则至今也才不过九个月,距离临盆之期尚远,怎地如今便突然早产了?

事关家中妻儿,知县情急之下,便再也顾不得宽慰仍在堂上哭泣的陈家父母,当即匆匆将衙门中事对下属交代了一番,接着便登上轿辇,急速赶回家中。

他这一路上也是难免心急火燎,甫一到家,便赶忙朝着夫人的产房奔去。

说来是巧,知县这边方才急匆匆的奔到后院回廊处,便听得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待到奔至产房门口,便见稳婆抱着个婴孩出来,见了他立刻快步迎上,屈膝作礼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此乃千金之喜,母子平安!”

闻听母子平安,知县一路上悬着的心至此总算落了下来,情绪的大起大落闪得他差点摔倒,扶着旁边的廊柱又喘息良久,这才回神去接那稳婆怀中的婴孩。

低头一看,却登时愣住了。

只见那强暴之中包着个相貌绝美的女婴,全然不似其他婴孩骤一降生那般皱皱巴巴的,且从眉眼上看,竟怎么看怎么像那方才在公堂上烟消云散的陈姑娘。

那婴孩甫一对上他的视线也是转瞬间便破涕为笑,一双小手竟挣扎着从包被中挣扎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那婴孩的手从包被中挣扎出来后,竟双手抱拳,对着他一晃一晃的,似是拱手作揖不止。

县令见状也是又惊又喜,又见那婴孩生得玉雪可爱,一时间喜欢的心都要化了,忙转头朝着身旁众人道:“你们看,你们看,她在向我行礼作揖呢。”

那稳婆闻言亦是从旁凑趣,立刻说着吉祥话道:“哎呦呦!老身这辈子接生过的孩子便是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却从来都没见过一生下来便这般灵气的,老爷当真是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