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愧是千年的世家啊,。
瞧瞧人家的超前的风投能力,活该人家家族繁盛千年。
至于王家为何突然投靠,赵玉也算是想清楚了。
恐怕是和裴丞同样的理由。
反正就算最后失败了,这些世家子弟,也完全可以脱身。
想清楚原因,赵玉用起人来更不客气了。
次日天明。
赵玉站在宽阔的校场高台上。
下头站了足足四千士兵。
整整增加了二十余倍。
而从三百到四千,如今也不过仅仅过去了不到两个月。
当然,赵玉绝对不会骄傲自满。
四千人算个溜溜球。
大元朝廷百万雄兵铁骑。
对付自己,跟玩似得。
除了这四千精装,又新增了接近一千多人,都是以后负责后勤工作的, 老人妇女,小孩儿、
还有就是被赵玉强行请过来的落魄才子。
除了四千精装,剩下的都是要运回去的。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到了雷池,还由得了他们?
仅仅一天一夜的时间,他们就从杭州城搜刮出八百多万两白银。
赵玉完全没藏着掖着的意思,而是一早就将人全都叫齐,开大会。
当着全体战士的面,赵玉十分大气的表示,这些银子是集体的,绝不属于他个人。
同时,再次强调了在红军的队伍中,官兵一体,上下一心。
每一笔开销都公开透明,每一个战士都有公平的晋升机会。
偌大的校场上,赵玉气定神闲的宣读着红军的军纪军规。
多次强调军规要牢记,要熟记,要背诵!
要时刻放在心上。
纪律才是一个队伍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这个东西绝不是赵玉讲两句话,就能有效果的。
而是需要以身作则,奖罚分明,以及长期的训练。
除此之外,政治心理课,也是入伍必备。
必须让每个加入红军的人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战斗。
当然,信仰需要长期的渗透培养,但有些规矩,还是要在加入之初就说清楚的。
不提别的,光她给他们一天三顿大米饭,就足以让这帮不知军规为何物的灾民,乖乖听话。
如今,自己的队伍也算是勉强拉起来了。
但是,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紧要的就是快速搭建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地盘。
赵玉在训话。
而裴丞作为新晋的师爷二号,老老实实的站在赵玉身后。
看着正在发表讲话的赵玉,心中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这个赵玉,完全就是一个天生的造反头子。
而且,还是个经验丰富,城府手腕皆不俗的造反头子。
她成熟的,不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
只要站在人群中,就会让人不自觉忽略她瘦弱的身体,稚嫩的脸蛋。
那股扑面而来的上位者气息,他只在家主身上见过。
甚至比起家主的书香之气,赵玉更多了一股铁血之气。
她好像对一切都很熟悉,目标明确,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非常清晰。
军队的纪律,也是他见过最好的。
一股乱民聚集而成匪军,竟然能做到对百姓秋毫不犯。
而且,还将自己掠夺而来的大部分钱粮,都用来分发给百姓。
以求取民心。
这岂是普通农户家里能养出来的大局观?
就算是他们这些见惯了钱财的世家子,面对那么多财富,也很难不动心。
而赵玉,却是丝毫没有犹豫的下了决定。
就连红军内部的一切收支,也全都是公开透明。
自己没沾一分一毫。
就连吃住都和普通士兵差不多。
如今的红军队伍里,哪个士兵不是对她疯狂崇拜敬重。
纵然如周匪章雄等将才,亦是对其推崇之至。
最主要的是,她太懂得怎么给手下洗脑灌输思想了。
她告诉每个士兵及加入红军,究竟为什么而战斗。
甚至就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
全部扫盲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