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最强女匪,气死元皇建新朝 > 第073章 剿匪开始,村庄!

第073章 剿匪开始,村庄!

…………

无论是赵玉还是杜敏之,都无比确定一件事。

元兵,绝不敢拖延太久。

就算是乌苏泰想拖延,朝廷也绝对不会允许他拖。

最起码,也要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朝廷给乌苏泰的任务是剿灭汉匪,活捉赵玉。

就算是乌苏泰趁机贪亿点财,当下,朝廷肯定是不会说什么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皇帝因为儿子的事情,非常愤怒,而你不剿匪,还因为敛财拖延战机。

不纯属是活腻了吗?

所以,最晚五天,乌苏泰一定会发起首次进攻。

杜敏之得了命令,当即带着人马前往九江。

而赵玉也一点都没闲着。

让九江投稿过来的中小地主们现身说话。

把元兵的暴虐无道,和大地主们狼狈为奸,压迫底层百姓的故事整理出来,迅速扩大宣传。

以减弱汉军土改对扩张所带来的阻碍。

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凶残的元兵和大地主,汉军好歹不会让你活不下去不是。

王大姑娘带领下的文工团行动迅速,简单直白的话本子,戏剧,浅显易懂,深入人心。

很快元兵在九江的所作所为,就如同长了翅膀似的朝周围迅速扩散。

沿途许多中小地主惶惶不可终日,不少人都变卖家产,投奔远亲。

也有不少佃户农奴携家眷出逃,投奔汉军。

既然元兵创造了机会,那赵玉就没有不抓紧的道理。

韩保手下的大同商会迅速扩散,情报组织和民间反动组织迅速组建渗透。

总之,汉军对周围三省的影响力开始渐渐扩散,深入人心。

除了这些,刚收拢的五县的改革大业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赵玉亲自带人,日夜不歇。

争取在乌苏泰动兵之前全部改制完成,稳定民心。

至于杜敏之的军令状,赵玉并没有当真。

毕竟五百多人,对着三万多人,要想让乌苏泰主动放弃九江,退守南昌,听起来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大刚等人烧营行动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赵大刚等人多厉害,而是地方军合并,互相不认识,再加上刚到九江,元兵山下松懈怠慢。

要是换作如今,要再想进行一次复制行动,那是万万不可能成功的。

而赵玉没有阻止杜敏之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想杜敏之心服口服。

杜敏之之所以提出如此疯狂得计划,除了救民于水火,更重要的是,他初来乍到,迫切的需要一个大功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提高自己在汉军的地位和影响力。

赵玉自然是对此心知肚明,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万一真给他拿回一个奇迹呢?

而雷池十县的布防和同元兵交战的计划,赵玉带着周匪一干人等,早已制定了计划,安排妥当。

对于这一战至关重要的一战,赵玉却打算让周匪来做这个总指挥。

她虽然也是兵伍出身,可对于统筹几万兵马的大型战斗,也是没什么经验的。

用人不疑,周匪作为前宋抗击元朝的将领,其能力是十分出众。

对此,赵玉倒是没什么不放心的,全权放手给周匪。

军中一应事宜,任何人不得置喙。

大战当前, 军队之中,绝对不能有两种声音。

赵玉相信一个原则,一个合格的上司,要学会用人,而非做事。

而就在这金秋十月,各地都开始忙活收税的时候,大元的兵马终于缓缓移动了。

就像赵玉判断的一样,虽然吸老百姓的血吸起来很爽,搜刮中小地主商户很赚钱。

可该搜刮的钱都搜刮的差不多了,该剿的匪自然也是要剿的。

不然别的事情不说,元成帝的刀子就先得落在他们的脖子上。

剿匪还是要剿的,而且还得尽快做出点成绩来。

京城里的太子爷可是早就等不及 了,带着太子密令的六皇子也终于再次现身,九江的大地主们也迫不及待想收取胜利果实 。

毕竟朝廷可以带走银子,可这土地都是带不走的呀。

既然带不走,那不还是他们的?

总之出于各种原因,乌苏泰终于动身了。

只是这个时候,一场谁都没有预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