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云芷的清穿生活 > 第27 章 宋朝记事5

第27 章 宋朝记事5

回到家里,云芷立马就征求了母亲的同意,裹上衣服,她在墨兰和明兰的央求眼神下带着一众婆子赶往郊外的庄子。

边走还别摇手“姐姐妹妹别怪我不带你们,这天气太冷了,我是去搞实验去的,没时间陪你们玩,等我回来啊。”

墨兰明兰互相看了一眼,不甘地跑回了自己院子。

庄子上的管事是刘妈妈的儿子,此时正恭敬地站在外头等云芷,见着云芷过来,立马行了一个礼。

云芷叫起,然后又问“庄子上稻苗种了没,带我去看看。”

南方水灾,灾民无数,云芷知道后很想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正好她有木系异能,她准备改良稻种,还准备把玉米土豆和红薯搞出来。不过,每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差异,怕别的地方的东西这个时空不适应,她准备自己先试验。

云芷于管家来到地里,如今佃户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看着他们辛苦的样子,不由叹气,转身说道“给我准备点稻苗送我住的地方去,然后给我准备一块地。”

说完就往庄子上自己住的地方走去,农民种地,明明是很平常的事情,此时却让她有点伤感。

好像有很多便利的务农工具,回去翻翻空间里面的藏书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盛家的书堂里,朗朗读书声升起,念完诗后,学究又讲起了盐铁论。

云芷睁着眼睛昏昏欲睡,前几日收到姐姐姐夫的回信,姐夫韩琦已服丧完,起复为太子中允,正在回京的路上。

多年未见姐姐,云芷很是想念,虽然姐姐每个月总是寄信寄东西给他们。可是毕竟不在跟前。庄学究在讲桌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五姑娘虽惫懒,但是记性好。女子能知理明理就可以了,不必过多苛责。

而且这些年云芷做了很多事。试验出了亩产500斤的稻种,苏出了适宜这个时空的玉米土豆红薯等产量多的粮种,还有许多于民生有益的东西。为此特被官家册封为靖安郡主。

盛家大大小小很多人也得到了封赐,老太太跟大娘子被封为了诰命夫人,她老爹升官升到从三品,二哥哥和三哥哥都已经过了殿试在翰林院任职。

至于一直跟在云芷屁股后面转的墨兰和明兰也获得了县主的封号。

盛家一门可谓是满门清贵,声势煊赫。而且这些年云芷开店铺赚钱可谓是金山银山,得亏在位的是仁宗皇帝。

胤禛官职也是步步高升,未及弱冠,官职都比肩她老爹了。她们两个的关系也过了两家的明路,就等云芷及笈然后商议婚事了。

好不容易挨过早上的文化课,下午还有孔嬷嬷的礼仪课。云芷都快烦死了,每天课课课的,除了是有点子要做实验家里人不阻止她,其他时间都浪费在学习上。

云芷叹气,云芷不易。

课上,墨兰和明兰因着女孩子的脸面和身份的要求学的很是认真,时不时还用笔记下来做笔记。只有云芷歪着头,眼睛似睡非睡。

终于,礼仪课结束,云芷立马生龙活虎。

“快快快,今天上元灯会,我上课前嘱咐了母亲给我们弄烤小香猪,等我们吃完就可以去灯会了。”

墨兰跟明兰吞了下口水,冲着孔嬷嬷一拜,连忙跟着云芷冲葳蕤轩走去。

见着三姐妹一溜跑走,孔嬷嬷慢悠悠往寿安堂行去。葳蕤轩的手艺老婆子也嘴馋,有好吃好玩寿安堂必然是有的,找密友去喽。

三个人来到葳蕤轩时,葳蕤轩里弥漫着烤肉霸道的香味。孜然带着辣椒粉的肉香味,让人口水直流。

葳蕤轩内,卫氏和林氏正一左一右地服侍着王若弗。

这些年,盛紘沉迷官场,无心它事,两个姨娘年纪也大了,他待她们大不如从前。

王若弗得她们侍奉,家里又有钱,手又松,时不时赏点东西给她们,卫氏和林氏得了不少钱财东西。

这些年家里日子非常富裕,林噙霜如掉进了福窝。自己每年光分红就几千两,这还是她一个人的私产,女儿跟儿子的比她多好几倍,以后钱财都不用她操心。

她每天吃喝住行都用着府里的,时不时还有珠宝首饰药材布匹的赏赐。手上的钱财都没地方用去,只能继续投一部分给五姑娘的生意,其他留在手上生灰。

没办法,虽说大娘子鼓励府里妾氏有自己私产,但卫氏没置办她也不会置办,以免卫氏在大娘子面前嚼舌根。

另一边卫氏情况也很好,女儿钱多了,虽怪自己疼她不如弟弟多,但是到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