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五年(654年)的春天,武则天产下了她的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后的一个月,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显得格外温暖。王皇后,端庄优雅,带着满满的关爱来看望这个可爱的婴儿。
王皇后走进房间,怜爱地抚摸着公主柔嫩的脸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轻轻地逗弄着公主,柔声细语地说道:“宝贝,你是我国最小的公主,母后一定会好好疼爱你。”说完,王皇后轻轻地抱起了公主,在她耳边低语了一会儿,然后笑着离开了房间。
然而,就在王皇后走出房间的那一刹那,武则天的真面目暴露无遗。她的眼神冷冽,毫无感情地盯着怀中的女儿。趁无人注意,她紧紧地掐住了公主的脖子,直到她不再挣扎。随后,武则天若无其事地盖上了被子,掩盖了罪行。
就在此时,唐高宗李治走进了房间。武则天立刻换上一副欢快的笑脸,一同掀开被子查看孩子。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李治悲痛欲绝:他的女儿已经离世。武则天瞬间切换悲痛模式,泪水涟涟地问身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身边的人纷纷回答:“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愤怒,他开始质疑王皇后的品行。而这个事件也为他后来产生废立皇后的想法埋下了伏笔。
房间内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映射出武则天冷漠的身影。她的心机和冷酷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亲生女儿。这个事件不仅揭示了她的阴暗面,也成为她走向权力巅峰的关键一步。然而,在赞誉和诋毁之间,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神秘和魅力,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女皇。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夏日的皇宫内,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热烈的氛围。然而,在这宁静的宫闱之中,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这天下午,一名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宫殿,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她径直来到皇后王氏的寝宫,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皇后,不好了!外面都在传您和您的母亲柳氏行厌胜之术,要让皇上断子绝孙!”
王皇后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会流传开来。她紧张地看着身边的宫女太监,担忧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皇后母仪天下,地位崇高,但她深知,在这个充满了权力斗争的后宫,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让她失去一切。
果然,没过多久,皇上李治听到了这个谣言,他愤怒地将碗筷摔在地上,瞪大了双眼,脸色铁青。他无法容忍自己心爱的人被如此侮辱,于是下令将柳氏赶出皇宫,以证清白。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结束。李治心中愤怒的火焰仍在燃烧,他开始对王皇后失去信任,甚至产生了换后的念头。他决定将武则天由昭仪晋封为一品宸妃,想以此来羞辱王皇后。这个决定一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反对。
宰相韩瑗和来济联名上奏,恳请皇上三思。他们在金殿之上,义正词严地指出如此晋升之事不符礼法,坚决反对李治的决定。李治面对众臣的压力,愤怒地拍案而起,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暂时搁置了这个念头。
夜幕降临,皇宫内一片寂静。王皇后站在宫殿的窗前,望着那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忧虑。她知道,这次谣言事件让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而武则天则趁机崛起。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万分。
此时,武则天则在暗中窃喜。她看着自己的双手,纤细却充满力量。她知道,这次晋升之事虽然暂时未能成功,但只要时机成熟,她终会达成所愿。
在唐朝的辉煌宫殿里,唐高宗李治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重。他的目光落在前方的一群元老大臣身上,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决和权力。李治知道,他们的势力强大,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诸位爱卿,吾有意废王立武,你们有何意见?”李治的声音在宫殿里回荡,每个人的神态他都收入眼底。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他看了看身边的褚遂良,然后站起来,躬身道:“陛下,废王立武,此举不妥。王皇后乃陛下明媒正娶,当年的婚礼是多么的盛况空前,现在说废就废,恐怕有失皇家的尊严。”
李治的面色一沉,他知道长孙无忌的反对并非只是因为王皇后的身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王皇后背后的元老大臣势力。他们的势力强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
“朕知道你们的想法,但朕必须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