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意雪带着秋喜凭着记忆中向镇东街道走去。
“咚”“咚”“咚”。
找到记忆中的那户人家,郑意雪叩响院门。
“小娘,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我们不是去普尘寺吗?”
秋喜跟在身后,十分不解。
他们本应是去普尘寺的,可是郑小娘却带着她往镇东方向过来,转来转去,最终来这户人家门前。
难道,这是郑小娘的远房亲戚家吗?
“找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当是这家了!”
郑意雪没有解释,因为她也解释不清楚。
“谁呀,来了来了!”
“吱呀”一声,木门被人从里面打开,是一个面容沧桑,衣着却干净整洁的老妇人。
“你们有什么事吗?”那老妇人看到来人并不熟悉,疑惑问道。
“婆婆,打扰了,我想问下,阿荣……在家吗?”郑意雪微微施礼。
“阿荣?什么阿荣?你找错人了!不是我们家!”那老妇人抬颔,说完退了一步,想要关门。
“怎么……会呢?您家里……可姓严?”郑意雪继续追问。
“你找错了,我们姓李。我们这没有姓严的人家!倒是有两户外姓人家,不过姓陈。你可是记错了?还是找错了地方?”老妇人好心提醒。
‘找错?阿荣是的确姓严的,这个不可能记错,况且,她的哥哥也是姓严,叫严慎,怎么会记错?难道是找错了地方?’
“婆婆,那附近是否有人家的院门和您家一样?门口的物品摆放,大概也都差不多的人家?”郑意雪沉默片刻,还是继续问道。
“没有没有……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老妇人转身关上门。
‘难道,真的要等一个月以后再来找阿荣吗?刚刚已和秋喜一道转了两遍了,只有这一个地方是她记忆中的位置啊?难不成记错了吗?’
“刚才我们转了两圈,你可记得有和这处院落相似的人家?”郑意雪恐怕是自己记错了,询问秋喜看能不能有线索。
“没有……”秋喜摇摇头。
“也罢,那就一个月后再来。”
……
郑意雪带着秋喜拾阶而上,踏入普尘寺。
虽是未时,寺内还有三两香客,虔心跪拜。
待正厅跪拜的香客离开,郑意雪才走进去。
她跪在蒲团上,抬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佛祖,然后双手合十,闭上眼睛,低下头,心中默默许愿:
请佛祖保佑,一佑大辰来年风调雨顺,世间再无流离失所之人;二佑小女子兄嫂平安顺遂,有朝一日,我们兄妹能再次团圆;三佑小女子今生今世能远离后宅纷扰,平淡一生。
小女子以后定当多行善事,每日诵经抄经……
……
拜完佛祖,郑意雪走出亭廊,却不见秋喜身影。
刚才明明说好,在这棵树下等候的,怎么这会不见踪影了?
郑意雪沿着围墙往屋后走去。
寺院黄橙色的围墙鲜艳明亮,却又那样清静宁和,古朴的屋檐浮雕,光影中透出一丝庄严肃穆,佛家清修之地,向来如此。
一个身着浅蓝衣裙的少女,站在一处围墙的拐角处,抿着嘴唇,眼睛却瞪的溜圆,一只手扶着墙壁,劲力跌着脚尖,抬头看向院外,似在张望着什么。这不是正是秋喜吗?
“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院外有什么?”
郑意雪刚走过转角就瞧见了,她也有些好奇,是什么能让性子一向稳重的秋喜这般模样?
郑意雪也一同跌起脚跟,顺着秋喜的目光往外头瞅。
嗯……除了茂密的树丛,啥也没瞧见。
“看不到了,他走远了…”秋喜见郑意雪过来,赶忙回身站好。
“他?谁啊?你认识?”才这么会功夫,秋喜就交到朋友了?是男是女?
额……在这个地方,翻墙头?莫不是贼人小偷?
青山距离临江郡确实不算太远,不然自己和父母兄嫂也不会途经此处,而且还有其他很多灾民也是如此,还有一些走不动,逗留附近的,确实有可能会有小偷进来。
“我不认识的。”秋喜摇摇头,想了一下又皱起眉头,凑近郑意雪耳边,小声说道:
“是个少年郎,刚才被我瞧见他偷偷溜进偏殿,偷了一个苹果还有一点点心!……虽然浑身脏兮兮的,身手倒是不错,一下子就翻到墙头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