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渐渐西沉,一老一少回来,看见两朵娇“花”四仰八叉躺在湖边睡得那叫一个香。
让接生机也不用这么接吧。
“起来起来,小姑娘家家的怎么睡这个样子的,起来。”
老大夫用棍子戳了戳白梨花。
“姐……你居然午休,人家在外面很辛苦的,都不等我一起。”
白梨花迷迷糊糊一睁眼,白长林就对她鼓起腮帮子嘟嘴控诉。
“回来了?”打了个哈欠顺便伸个懒腰,睡得真不错。
“大夫,你小锄头借我用用呗。”
老大夫一脸戒备,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干啥。”
“就借来挖个洞,很快的。”
老大夫半信半疑,不过挖个洞倒也没什么。
一个时辰后……看着坡上那半个成年人高,二三米长的洞。
“这就是你很快的挖出来的洞?”
“是啊,怎么样,大吧。”
杨杏花把里面平整好,铺上厚厚的树叶和青草。
另外两人也不好在旁边干看着。
于是几人用硬实的竹子插在洞口前,又用石头挡在竹子前后两端,只留下杨杏花一人进出的洞口。里面有颗大些的石头,进去后插上竹子,再用石头挡住。
众人都很满意,老大夫也很满意。
“不错不错,住几天还是没问题的,里面的土不算潮湿,过几天就干透了。”
此时,老大夫的这身衣裳算是彻底脏完了。上山采药,穿那么白干啥,想不明白。
“不早了,我们得下山了。杏花,一会儿洞口前面记得把火点上,好多动物怕火,水也记得准备些放里面,晚上就别出来了。”
“知道了,梨花,快回去吧,再不走要晚了。”
已经是傍晚了啊,时间过得真快啊。
“好,那我们走了,明天见。”
杨杏花认认真真地道了别,又硬是给老大夫磕了个响头。
老大夫捋了捋胡须。是个拎得清的,算是没白救。
“行了,以后好好过比什么都强。”
“是。”
三人拿好东西踏着余晖下山了。
杨杏花在山口望着几人走远了才回去。
下山比上山要快多了,老大夫拿着木棍儿在前面走得飞快,姐弟俩一个帮着背肉,一个帮着背小背篓的草药。
身体真是硬朗,定能长命百岁。姐弟俩这样想着。
“对了,大夫,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呢。”
“老夫姓杜,名得理。”
“原来是杜神医,久仰久仰。”
“你们听说过我?”
姐弟俩异口同声:“没听说过。”
杜大夫白眼一翻。
“那你久仰个屁,净胡说八道。”
“杜爷爷,这么晚了,今天就住我们家吧,我姐姐做饭可好吃了。”
“行吧,前面带路。”
这人是真不客气啊。
下山用了半个多小时,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家。
“爷爷奶奶,家里来客人啦。”
刘氏从厨房探出头来:
“谁来了?这位是……”
“奶奶,这是杜大夫,医术可好了,一会儿吃完饭给你们看看,不收钱。”
杜大夫:“……”他说免费了吗?外面多少人求他出诊都没机会,可谓是千金难求,这小丫头片子居然明目张胆薅他羊毛。
“是吗!那太好了,杜大夫坐坐坐,我们家人快从地里回来了,饭一会儿就得,您先坐。梨花,还不倒茶?”
“来啦来啦。”
“诶?我……”
白长林一把把他拉下。
“杜爷爷,我来陪您聊天。”
不,他不想聊天。就想问,现在走还来得及吗?
过了会儿,下地的人回来了。看见院里多了个陌生人,白长林赶紧上前去解释。
厨房里,刘氏正在帮忙打下手。突然来了贵客,必须得多加两道好菜,奈何家里没有好东西,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交给孙女了。
只见白梨花手起刀落,咣当咣当一阵乱剁,切了一堆蔬菜粒。
撒点儿盐去一下水分,放些许面粉搅拌拌拌,倒入菜油开始炸。
这时院里开始热闹起来了,先是进屋给太奶奶号了脉。
“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