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这个小她一岁的弟弟,在某些时候,倒很像个哥哥。
他可以委屈自己对她很好,但不允许她委屈自己对他好。
杜小溪想到他在原书中作为反派的那些强制和偏执,原来在幼时的这个时候就已经有苗头了。
“阿姐,你多吃这个鸡肉,鸡肉比蘑菇好吃。”
再低头时,碗里已经添了一块鸡肉。
“好好好,你自己顾着自己吃,不用担心我。”
两人吃完饭后,杜小溪在庭院另一边用稻子秸秆铺了一块地,再把方才小淮洗完的菌子一个个小心地铺在上面。
今天日头很足,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日头,这些菌子大概晒个七天就差不多行了。
杜小淮也在一旁,将杜小溪摆放随意的菌子给重新码得整整齐齐,一排一列,从大到小。
杜小溪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小孩的强迫症是打娘胎下来就有的吗?
等到他们差不多都弄好的时候,正好靓婶一家人从家门口经过。
靓婶见到他们姐弟俩,想着问候一下,于是带着自己的小孩儿走了进来。
杜小溪回想记忆,想起靓婶身边跟着的小姑娘,是靓婶的四女儿,叫孟元玉,今年八岁了,怀里抱着的更小的这个姑娘,叫做孟元秀,今年六岁了。
杜家村上的人一部分都姓杜,不过也有一些早些年逃荒迁来的外姓人,靓婶一家就是。
“溪姐儿,你们俩吃饭了没?”靓婶问。
下一秒看到满院子的菌子,她神色一变,“这东西有毒不能吃啊,你们怎么还捡这么多回来?”
正在忙活的两双眼睛不约而同地看着她。
靓婶又道,“你们......是不是已经吃了?”
杜小溪看了眼靓婶,那眼底的惊恐不像是装出来的,又看了眼地上辛苦了一上午摘的菌子蘑菇,有些搞不懂了,这不就是普通的香菇。
这时,杜小淮一脸担心地看着杜小溪,“阿姐,你方才吃了好多......”
“哎哟,天爷啊,你们两个孩子啥也不懂,这路边的东西是能随便吃的吗?”
靓婶着急地放下怀里的小元秀,又喊道,“元玉,你去把 家里的皂角粉拿过来,快去!”
“好,娘!”
孟元玉像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马朝家里跑去,一下就跑没影了。
杜小溪见他们兴师动众的样子,确定自己是真的一丁点不舒服都没有。
“靓婶,那些菇子菌子没毒的,你放心,我什么事都没有。”
怕她不相信,杜小溪还站在原地蹦了好几下,“你看,我也不晕也不痛的。”
靓婶一副“孩子吃傻了”的表情,“你这孩子,吃得脑子都已经犯糊涂了。”
她转头看着杜小淮,郑重其事道,“淮哥儿,看样子你姐确实吃了挺多的,你吃了多少啊?”
杜小淮一直都在吃鸡肉,那些菌子和山萝卜他倒是没怎么吃。
“靓婶,我没吃多少,阿姐确实吃了挺多的,怎么办,会不会死啊?”
杜小淮一脸担心。
这时,站在旁边的小元秀奶声奶气开了口,“会死的,三哥就是吃了这个死掉的。”
说完,就哇哇大哭起来。
小元秀的哥哥叫孟元庆,小淮是对他有点印象的,因为孟家三小子经常在一起玩,只不过后来只看到孟家只有两兄弟, 村上人说孟家老三死了,据说是在山上吃坏了什么东西。
但是那时杜小淮不记事,听过就抛脑后去了,现在只记得有这么回事。
杜小淮看着靓婶悲痛沉默的样子,看样子,小元秀没说错。
而杜小溪想,这孟家老三可能确实是吃了有毒的菌子死的,所以靓婶一看到这长得差不多的模样就先入为主,认为只要是这东西就都是有毒的。
难怪后山上那么多的菌子没有人采,原来有孟家老三这个前车之鉴在这里。
“那,那我现在就去镇上请郎中。”
杜小淮说完就要跑,杜小溪忙拉住他,“我真的没事,不用请郎中,还得花钱。”
“对对对,别去请郎中。”
靓婶镇定下来,说道,“这样,去邻村周家村,镇上太远了,一来一回的你姐估计早就见阎王了。
我记得,他们村有个周季老爷子,也懂一点抓脉施针什么的,去将周老爷子请来,往村后走,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