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林瑾啊?
“怎么?你们对朕找来的人有异议?”
叶墨瑾嫌现在的姿势不舒服,又挪了挪屁股。
“臣等无异议。”
当然有些大臣就没有开口,开不开口叶墨瑾都不会在意的。
户部尚书看了看众臣,又瞄了一眼右相丰翼怀,丰翼怀给他使了个眼色。
“回陛下!林瑾此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将灾民安排妥帖,是个可造之才,陛下何不让其入朝为官?”
户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怎么?他即使不入朝为官,依然可以在朕的手下办事,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不需要这些虚名。”
“朕也和他提过,但是朕不会强人所难,他不愿意,朕便就此作罢。”
叶墨瑾一本正经的在给自己说瞎话,也不算是说瞎话吧,自己说自己怎么说都行。
这……看来这林瑾就是陛下暗处的心腹了!能力出众却不入朝为官。
保不准陛下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呢,自己可千万别是那颗棋子。
不少大臣都觉得叶墨瑾话里有话,细细琢磨着。
“陛下,臣有事禀报!”
又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你先别报,朕有事要说。”
啊?站出来的大臣头顶就一个问号。
【笑死,阿瑾,你先别说我来说!哈哈。】
“七天后,朕要去避暑行宫戴上一月,三品以上大臣随行,可有异议?”
叶墨瑾对下面的大臣说道。
京城八月份的天着实炎热,每年皇帝都会带一些重要的大臣去避暑行宫一段时间。
原主当太子的时候,先皇一次都没有带他去过。
明面上是留他在京城监国,实际却一点权力都没放过。
根据叶墨瑾对原主的记忆,这个先皇对原主的荼毒可谓是又久又深。
“臣有异!望陛下可以听臣讲。”
丰翼怀站出来说道。
“驳回,朕还有下一个事情要宣布。”
丰翼怀显然也没有想到皇帝会是这样一个态度,他可是三朝元老。直接就对他的意见听都不听,驳回。
哼,皇帝越是这个样子,大臣就会对他越不满,到时候他都能拉拢过来。
虽然沉了沉脸色,但到底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朕想要改个规矩,不管你们同不同意,朕都要改。”
“朕真的觉得早朝没必要每天都要上,所以就改成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
“小朝就由你们来议事,不能解决的在大朝中向我禀报。”
“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有紧急事务可以直接通过圆润来向我汇报。”
叶墨瑾淡然的说出了一连串规矩,也可以说是通知,他没想着说要商议探讨,因为这也没什么可探讨的。
群臣哗然。
“陛下,这可是祖制!祖制不可废啊!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些老臣当场就跪了下来。
一些年轻的大臣倒是很赞同叶墨瑾的话,有很多时候朝堂上议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还白白浪费时间,年轻的官员大多数都只是刚刚能到上朝的级别,跟那些老臣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没法比。
所以也不敢多言。
“臣有本启奏!”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三个月后就是三国来朝的时间了,我们应当提前准备!”
三国来朝?叶墨瑾有点印象,他这段时间忙的事情太多了,差点忘了还有这么个事儿。
启朝有三个邻国,一面靠海,当年三个邻国很是嚣张频频进犯,圣祖皇帝亲自带兵出征,才把他们打服了,打趴了下去。
直到近些年又嚣张了起来,边境时常有冲突发生,但好在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这三国每三年就要来一次启朝国都上贡,正好就是原主登基的这一年。
“你说应当如何准备?”
“陛下,我启朝乃泱泱大国,亦是礼仪之邦,这是陛下登基以后的第一个他国来朝,定是要好好大办一场。”
说了半天,我问的是应当如何准备,你回的话,跟我问的问题有毛的关系。
“爱卿以为,该如何大办?”
“臣以为应该以最高礼遇接待,让他国看到我朝的风度,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我朝,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