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冰雪大地上,要寻找冰下居民点的踪迹实际上确实很困难,前城镇地区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方,依托老建筑外层再加盖冰雪封盖,形成一个天然的冰下居民点。
但是,他们是怎么进去的呢?潜艇藏在哪里?
还有,他们的武力如何?是否会对特战分队形成威胁?还有要保障万里明的安全,也是这次行动的重中之重。
根据地图判断,此前发现的高高雪堆,应该是当年取暖工厂的烟囱,直径可达十六米,高百米左右。常年积雪,让烟囱周边堆积了无数冰雪,形成了一座小山包的样子。
现在这个烟囱没有任何热气冒出,看起来明显已经废弃。通过无人机进行量子探测,整个烟囱周边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看起来可以一探。
章锴召集众人商议,决定用无人机投弹炸开烟囱顶部,突击队翼装从烟囱潜入,看看是否有机会从这里找到冰下城堡。
赵均是这次突击队队长,章锴坐镇龙梭号统一协调,罗秀英负责通讯和情报,三个突击小组联合行动。
气象保障是重中之重,这次罗秀英带来的无重力气象球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这种气象球被称为无重力,其实并不是没有重力,而是会和地球引力保持平衡,停留在空中完全不会因为重力而下降,也不会被风吹走,或者其他外力影响。
罗秀英放出数千个这种气象球,直接覆盖了湾区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检测每一个点点风力,温度和湿度,并传送到潜艇的数据中心来预测每个区域气象条件的微妙变化,来检测是否有异样的发生,以及行动条件适应性。
一切就绪,突击队开始分发翼装,其实就是各自的安全舱。顾薇薇虽然审讯失败,但是改造安全舱还是非常成功的。现在的安全舱变成可变结构,两根横梁展开就可以成为一个翼状滑翔装置,而内置燃料电池的动力源可以为滑翔提供动力,续航超过100公里。
章锴将15个逃生舱发射装置搬到冰面,呈品字形排列,瓦格纳作为先锋箭头,海豹特种队和航天卫队分别在两翼。
根据烟囱高度,调整好空投弹药的爆炸高度,在罗秀英发出气象条件适合的指令后,章锴右手一挥,下令:“行动”。
弹射无人机“嗅”地一声,飞向空中,15秒钟后,15个逃生舱依次发射,让所有队员在空中形成编队。
瓦格纳为箭头,其他联队为两翼,但是后队中各自抽出两人作为尾翼,形成564阵型向目标飞去。
无人机飞临烟囱上空100多米处精准释放弹药,惯性带着一定助推剂多作用的弹药贯穿冰层的一刻,在指定高度向上定向爆炸,将整个冰盖炸成粉末四散向外飞开。
第一步,非常精准,没有任何意外,在轰隆一声巨响后,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暴露在无人机的摄像头下。
地表风很大,烟尘在几秒钟之后就已经扩散,翼装突击队的第一批队员也飞临洞口,嗖嗖嗖,5人鱼贯而入。留下一个个小小的减速伞包在洞口外。
第二队人员紧接着跟上,接住伞包,在空中稳定身形,等待第一队的消息。
第一队纵身跳入的领先队员第一时间连续向下发射多枚照明弹,但是没有遭遇任何阻碍,直接贯穿烟囱落在底部,并未发现异常。
由于烟囱比较小,翼装已经无法展开,队员们在减速包的绳索下挂着缓缓降入烟囱底部,然后脱钩,并发出信号。
烟囱顶部的第二队队员将减速包的绳索固定在烟囱边缘,两两编织,形成两个逃生绳梯,以及一条单独的逃生索。
随后,无人机携带龟甲盖在烟囱顶部,形成保护层,以遮挡风雪。
行动很快,烟囱底部和顶部的作业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只有一名队员因为躲避下方战友而撞击到烟囱壁的突出部,有一些脑震荡。为了安全起见,受伤队员被救生索拉上,由无人机送回基地。
余下4人,脱下翼装,重新改成救生舱,形成一个小小的营地,并开始建立固定通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