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军魂永不褪色 > 第1章 生命时速

第1章 生命时速

引子

早上六点钟,的哥程磊和夜班租车人王晓东在自家楼下完成了车辆交接,驾车上路扫街。

一个月前,他也开出租车,而且已经开了四年;但那时的出租车他是租的,一个月五千元,一年六万元。

一个月前,他和车主商量,能不能适当降低租金,哪怕降五百元也行。

这个行当越来越不好干了。

很多私家车加入了嘀嘀打车平台,和正规出租车抢生意。

每天没白没黑地干,但还是收入锐减。

车主却不领情,或者他根本不认为目前的行情不好,所以很烦躁地在电话上对程磊喊:“降价?降什么价,门儿都没有!我告诉你程磊,你干就干,不干拉倒!你给我把车开回来吧!”

一句话把程磊的犟脾气惹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看不惯别人在我面前装13。他二话不说就把车开了过去,从傻了眼的车主那里要回了六万元押金。

然后他就失业了。

但不服输的他马上有了新主意,他决定自己买一辆带手续的出租车。

一打听行情,四十六万!

对他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他大体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上只有十万元,而且准备交首付买楼。

两个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个头在一天天窜高。

一家人挤在原来的四十平小房子里确实已经不便。

一开始,他还蛮有信心地四处去借,却接连碰了几个冷脸。

尤其那个发小李猛,不但没借给他钱,还损了他一顿:“借啥钱啊?这年头谁还借钱,不都是问父母要嘛!我就不信,这么多年,你父母没给你攒个百儿八十万的。”

程磊摔门而出,发誓再也不见这个发小。

士官转业的战友路轩岗自己正在上新项目,咬咬牙给他送过来一万元。

当辅警的同学加战友王增奎支支吾吾半天,用微信给他转账两千元,他看了看,干脆拒收。

都难呢,这两人的脾气他知道,路轩岗是真内急,要不然他会倾其所有帮助他,他们当年在新兵连时是过命的兄弟。

至于王增奎,虽然性格绵软,对待朋友还是蛮够真心的。当个辅警,开警车,穿警服,平时看上去很威风,但一到发工资就傻眼,每月两千五百元,除了付房租,吃饭,月底剩不下几个钱。

父母那里他是不能开口的,老两口指望父亲那三千多块退休金过日子,母亲得了冠心病,搭过心脏支架,是个药罐子。

于是他咬咬牙,和妻子张妍商量了半宿,干脆车子房子一起买,打包贷款九十万!

九十万的贷款,一个月,光利息就八千多,这就像一道紧箍咒,从今往后就箍在他程磊头上了。

他拍了拍胸脯对妻子张妍说:“多大的事,我就不信,还能难住我这当过兵的人!”

于是,他将晚上的营业时间,以一个月2400元出租,自己只干白天;来个人歇车不歇,和日子飙上劲了。

路边有人招手,今天的第一单生意上手了。

第一章:生命时速

到上午九点半,他已经干了六单,但都是小活,一共也就百十来块钱。

放了几公里的空车,他心里有些急,习惯性地向渤海北站驶去。

这是他的心理习惯,当实在没活时,他就想起渤海北站。

这个新建的高铁站,远离市区,客源稀少,但是一旦有活,就是相对来说的大活,哪一单也要进账几十元;要是运气好,有去北海开发区的客户,那就是接了一个小财神,最起码百十元的进账。

隔着老远就看见高铁北站的站牌楼,那座以风筝为造型的建筑在几公里外就已经赫然入目。

他驶上站前的横切大道,从东向西顺行。

再有半分钟他就可以驶进车站出站口的出租车搭乘区。

他习惯性地看了看路况,准备拐弯。

他用眼睛的余光看到对面道路上正行驶着一辆叉车,叉车司机显然有些大意,前叉升在半空,正旁若无人地跑着。

附近是一家机械厂,面向公路向北开着东西两个大门,有些叉车司机图省事,转场时不走厂里的规定路线,而是驶出厂区,从一个大门出来,再从另一个大门进去。

这很危险,虽然只有几十米,但这是逆向行驶;而且叉车紧贴着路边,无形中对迎面而来的车辆就是一个顶头威胁。

这么一想,程磊就多看了对面两眼。

一辆电动车从西边驶过来,驾车的是一位女士,胸前紧贴着一个几岁的小女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