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军魂永不褪色 > 第4章 成名的滋味

第4章 成名的滋味

程磊一夜成名。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一件在他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通过官方媒介宣传,再加上各家自媒体的频繁转载,宣传效果几何式倍增,几乎一夜间让自己成了渤海市家喻户晓的明星。

他有些茫然无措。

这样成名是不是太简单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件自己该做的事情,换做谁,遇见那样的事,都会那么做的。

他觉得媒体的发酵有些过分了,他相信这只是短时间的流量效应,现在的人们炒作的是一份新奇。

明天就会有更好的新闻将各家媒体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件事很快就会被遗忘。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更喜欢那种默默无闻的生活状态,那样更真实,更让他适应。

但是,新媒体的辐射面之广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当程磊走进家门,一脚门外,一脚门里时,客厅里传来他自己的声音:“来不及了,我要闯了!”

声音是从张妍手机里传来的。

张妍看到他,立刻笑着迎了上来:“我们的程大英雄回来了!”

他装作生气的样子说:“别讽刺人,我不是英雄,我是咱家的大狗熊!”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还是蛮舒服的。

一晚上,张妍带着两个女儿用夸张的言辞一遍遍地赞美他,两个乖巧的女儿还模仿着电视台主持人轮番对他采访。

大女儿说:“请问爸爸,你为什么闯红灯?”

程磊很认真地回答:“为了救人啊!”

二女儿:“警察叔叔不逮你吗?”

程磊笑着说:“警察叔叔不但不逮我,还帮我呢。”

两个女儿同时问:“为什么呀?”

程磊:“因为是警察叔叔呗!”

电话响了。

一晚上,电话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他们全家人的交谈被电话铃声一次次打断。

基本都是熟人打来的,也有半生不熟的,费半天劲才猜出是谁;被猜出的人兴高采烈,他自己却急出一头汗。

最多的是祝贺,也有套近乎约酒的;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冒出来一大堆。

但他都推了。

明天无论如何要出车。

他已经两天没正儿八经地干活了,一想到每个月的八千多元贷款利息,他的头就大起来。

刘华子的电话就是这时候打进来的。

发小刘华子在程磊心目中永远是那种既谦和又热情的人,他的声音一听就是喝了点,正高兴得颠三倒四的状态。

刘华子先赞美了程磊几句,客套得让他有些肉麻。他刚想让刘华子住嘴,刘华子马上说:“程磊,你等等,你听听这是谁。”

话筒里传来一个悦耳的女声:“老同学,你好,猜猜我是谁!”

程磊一下子就听出是谁了,隔了十几年,他对这个声音依然记忆犹新;曾经有几年,这个声音经常在他梦里回荡。

是张梅梅的声音。

敏感的张妍马上猜到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她的脸上虽然还挂着笑,但已经是一个定格的笑,从波纹荡漾,变成了一个呆板的标签。

话筒里,张梅梅的声音很沉稳,没多少废话,但目的明确,也是约酒,是一个老同学聚会的酒局。

张梅梅说:“程磊,都是小三班的,多年没见了,大家都想你了。”

程磊嘴里嗯嗯着,态度含混,但最终没有说出拒绝的话。

这是一个不好拒绝的约局,尤其是张梅梅来通知他。

放下电话,他对张妍说:“是几个小学同学,不好拒绝,但你放心,我不喝酒。”

他想好了,明天晚点过去,不喝酒,中午吃点饭,马上离开,继续扫街挣钱。

张妍没说什么,顺手拉灭了灯,嘴里说:“睡吧,明天孩子还要去幼儿园呢。”

半夜无眠。

是张梅梅的声音唤醒了很多儿时的记忆,那些记忆现在长了腿,一直爬到他的大脑里,让他推不开,放不下。

张梅梅苗条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晃。

张梅梅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他们两个在六一儿童节晚会上表演节目的情景历历在目。

请欣赏,男女声二重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演唱者一年级三班,程磊,张梅梅。

说实话,当年在部队唱歌时,每当唱到那句:……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的歌词时,他脑海里闪跃的总是张梅梅的笑脸。

第二天一早,一换班,刚出小区,程磊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对一个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