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心上瓷/二嫁娘子 > 第22章

第22章

听到姐姐问这个,顾弘毅可来劲了:“我觉得云婶娘长得特别漂亮,比娘还漂亮。”

因身体不好,云母自打来了青叶村就没怎么出过门,村里的人是鲜少有人见过她的,顾家一家人也有些好奇,听了顾弘毅这么说,倒是又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云瑞长得那般好,生养他的母亲自然也是不差的。

顾弘毅说完,又觉得不对劲,忙对母亲表态:“不是的娘,在毅哥心里娘最漂亮!云婶娘只是……不……”

他一着急,就不太知道怎么形容那话了,顾昕慈憋着笑说:“你是想说,就算云婶娘确实比娘漂亮,你心里也还是觉得娘最好看,对么。”

顾昕慈这话说得合情合理,顾弘毅马上应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他话音刚落下,就见父母姐姐都冲着他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又被姐姐戏耍一遭,生气嘀咕一句:“坏姐姐,就会欺负我。”

“不欺负你欺负谁啊,我就你一个弟弟。”顾昕慈淡然喝着粥,回了顾弘毅一句话。

顾弘毅撅嘴瞪她许久,最后自己憋不住先笑出声,这一晚上,一家人过得倒是都很欢快。

作者有话要说:昂,下次更新是在周一~

☆、017富人家

在金乌渐渐挂上天际之时,乡间小道上的雪也随之化去,三两只鸟儿穿梭在树间,仿佛唱着欢快的小曲。

顾昕慈仰头看了看天色,搓了搓冰冷的手。

就算穿了两件夹棉短袄,她还是觉得冷,一双手只得缩在窄袖里,除了万不得已是不会随意伸出来的。

这一日路上往来行人多了起来,顾昕慈十分不喜村人对她指指点点,一路上都仔细低着头,只让阿黄默默走着熟悉的路。

她今日要去的是景梁红柳巷。

景梁在整个湖广一省也都算得上富饶州县,官宦人家和商贾富户也自然不少,这些人家多住的红柳巷,也算是景梁的一景。

从巷口看去,整个红柳巷白墙青瓦高门大宅,端能窥见景梁之繁华。

故而今日顾昕慈带的瓷器也都十分精巧。

无论是胎体极薄的青白瓷还是花纹精致的青花,都是顾记瓷坊的最杰出之作,也是每次开窑后难得剩下来的精品。

自成化以来,景梁官窑所用苏勃泥青渐尽,景梁瓷坊开始繁用陂塘青,这种料色比苏勃泥青细致淡雅,蓝色柔和透彻,其色可深入釉骨,所出之精瓷皆为上品。

顾记瓷坊一直偏爱此青花料,盖因其深处精细而浅处如水墨之风,烧成盘碗大多漂亮细腻。

这次顾昕慈带出来的除了那两套白瓷,还有两个难得烧成的青花牡丹大盘,其口沿约一尺有余,是大件器的极品了。

当时她和父亲商量一共做了五个,可惜其余三个开窑时都已炸裂,但到底剩了两个完好的。

除去这两样顾记难得的精品,还有两套松竹梅盘碗食盒,其中小碗小碟各四个,大碗大盘各两个,每套还余一件吉祥如意食盒。

这食盒比其他几件青花都精巧许多,盒盖上画有吉祥莲花环纹,盒碗则用了十分繁复的山水松竹梅纹样,光画这一个盒碗,顾昕慈就费了一天功夫,也算是顾记的代表之作。

因着这次盘碗实在精细,所以早晨十分顾长生帮她一起仔细做了包裹,不仅每个都整齐码放在竹筐之中,周围还铺了许多干草,生怕碰坏一点。

不多时的功夫,顾昕慈就进了景梁县里。

同上次来时比,景梁街上人声多了起来,南来北往的行走,本地的百姓商贾都开始为新一年拼搏打算。

顾昕慈轻车熟路,一路往红柳巷而去。

这个时候不早不晚,宅门里的管事婆子们刚安置好早事,正有功夫来与她摆弄生意。

红柳巷虽曰为巷,但实际上住户并不太多,比之后面的碧桃巷简直不值一提,一共也就十余户人家。

但这十余户人家却都亭台楼阁占地极广,每一家都栉比鳞次、美轮美奂,顾昕慈虽说进去过其中一两户,却只能窥见其院宅一角,几不足十之一二。

景梁瓷坊繁多,只有极少能在县中开办店面,大多都是走街串巷售卖,其中手艺精良者不在少数,顾记便是其中之一。

虽说没有铺面,但所出瓷器也非凡品,红柳巷的人家业多会在窑坊上门兜售的时候采买些货品,倒也两头皆方便。

顾昕慈十几岁就在红柳巷兜售,因着有祖父和父亲的美玉在前,顾昕慈接手之后倒也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