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山上,无踪派又迎来了一年的春天。
距离风云阁与戮仙派的生死战如今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云千呈已经懒得去具体数年数了。
无踪派还是那个无踪派,只不过在众多修仙门派中,似乎更特别了一些。
风云阁当年一战成名,本应该被戮仙派所灭的门派竟然奇迹般地幸存了。
而风头正盛的戮仙派一天之内灭门,据说只有个别临阵脱逃的弟子跟早就已经脱离门派的人幸存。
当年的斗法大会上风云阁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仅凭那生死战获胜就已经抢了所有的风头。
那时夺得头筹的是哪个门派基本上没人记得了,却都记得风云阁那一阵子风光无限。
仅仅是各路求仙求道的人就几乎踏破了门槛,原本仅剩百人左右的风云阁却突然迎来了大批的弟子。
另外各种想要长生的有钱老爷们也是把风云阁捧到了相当的地位,毕竟任谁都希望能在风云阁变得更强大之前抢一个上宾的位置。
就这样,风云阁以一个传奇的方式开始在各门派中崭露头角。
当收徒多了,自然天赋好的苗子也多,就这么几年下来,风云阁早就已经不是以前被大门派拿捏的普通门派了。
不过,对于风云阁跟戮仙派的大战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大家却众说纷纭。
因为据传当年在现场的戮仙派包括掌门全部惨死,而跟去的风云阁的弟子也几近全灭,只有掌门和几个弟子幸免于难。
后来守在门派中的风云阁弟子赶到的时候,大战的地方已经成了一片被烧过的废墟。
据传,风云阁之所以能够获胜,是获得了世外高人的指点。
对于这个高人是谁,各种说法都有,有说是仙界的神仙的,有说是地府的鬼怪的,每个版本都说得头头是道。
其中最为流传的是说风云阁有个隐藏的大佬一直避世,直到了最后关头他才不得不出手,一出手就灭了那戮仙派。
但无论如何,事实就是风云阁在生死战中幸存了下来,没人能质疑。
而无踪派,就这么默默地隐藏在了风云阁之后。
风云阁的掌门从来没有对外公开说过生死战的事情,但是在其重整门派之后,据说第一个就把拜帖给了无踪派。
这个拜帖是生死战的传统,获胜的一方需要将自己获胜的消息用拜帖的方式来传给自己门派敬重的其他门派掌门。
这算是一种强者之间的交流,也算是对外表示门派之间交好的方式。
而那次风云阁只给无踪派递交了拜帖,一时之间各种猜测四处流传。
罗善子在收下风云阁的拜帖之后,什么也没说。
从此,无踪派的神秘传说又开始流行开来,用云千呈的话来说就是,一帮子修仙人不好好修炼,天天沉迷于传播八卦。
不过从那之后,无踪派的地位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别人提起无踪派,要么不知道,要么只能想起里面的弟子个个跑得都很快。
然而在那之后,渐渐有了无踪派中弟子皆为世外高人的传闻。
这可苦了当时的弟子们,外出采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有村民缠着他们想要修仙。
常黑跟常白是最常下山的,时间久了倒也适应了,学会了一套应对的方法。
不过,二人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之后下山的弟子少了许多。
常白比常黑走得早,而常黑在送走常白之后,就经常望着地里的花生发呆。
“花生年年有,挚友却早已不在……”
常黑在留下这句话之后没多久,也匆匆去寻了好友。
为此,云千呈在二人的墓前种了不少花生,每年都长势喜人。
而许耳耳在生死战之后忙得不可开交,难得自己竟然在八卦的中心,虽然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不影响他把各种传闻整理成册,甚至还去深挖了一些风云阁当年的旧闻。
而风云阁的人也碍于他无踪派的身份,倒也没多加阻拦。
于是,许耳耳整理的这本《风云阁百年传闻录》即使在过了几百年之后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用的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风云阁弟子在门中修炼成长的同时,在门派中经历的种种故事,很是受各界欢迎。
在书获得了世人的肯定之后,许耳耳就拉着云千呈四处游历,在各个门派之间游走。
又写了不少关于其他门派的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