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重生官场大佬竟是我自己 > 第655章 低头看报纸

第655章 低头看报纸

尽管钟国仁语气平缓,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但是周廷玉还是越听越激动,越听脸色越难看。

那些该交的钱哪儿去了?

还能去哪儿?除了矿老板的腰包,恐怕就是各位领导的腰包!

可是,那些从来没有收过钱的常委呢?

政法委书记刘长远就是这么想的,原来矿老板这么黑,每年挣那么多钱,竟然该交的都没交,可见给了领导不少钱。

常务副县长翟颖心想,这些偷漏的税,如果上交到财政,那该是多大的一笔收入!

这才是一个矿山,和夹山屯矿山差不多规模的五六个呢,这是个什么概念?

尽管常委们各怀心思,但是他们自己收了多少钱自己心里清楚!

就连副书记范天军也在想,口口声声不挣钱,原来挣了那么多,才给我这么一点!

只有周廷玉越听脸色越难看,不但矿老板给自己的钱并不多,还让自己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心里的那杆秤,不知不觉就偏向了钟国仁。

最后,钟国仁说道:“我觉得矿山最应该尽的企业责任是做好安全措施,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最应该尽的社会责任是照章纳税,矿老板在自己挣钱的同时,也应该对社会做出应尽的义务。最后,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监督矿山把前两件事做好!

我认为杨全能是有责任的,他不适宜推荐为副县级后备干部!”

钟国仁说完后,站起来,把手里的报纸给每人发了一份。

“这是今天的殷省日报,我特意让人从省城送过来的,这篇报道,基本还原了当时透水抢险的事情经过,你们也看看,假如我们真把杨全能推荐为副县级后备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们?矿工会怎么看我们?”

周廷玉拿过报纸,戴上老花镜,专心看了起来。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都在专注地看那篇报道《矿井透水事故背后的真相》。

……

记者:你们这儿以前发生过透水事故没有?

群众:发生过!

记者:都是怎么处理的,或者说是如何开展救援的。

群众:从来没有救援过,矿老板根本不愿意花这些钱。

记者:要是出了人命事件损失不是更大?

群众:不是,一般也就赔两三万块钱了事,矿老板一天就能挣回来。要是开展抢险救援影响到正常生产,矿老板损失的更多。

记者:那这次为什么有人救援?

群众:是我们新来的娃娃县长安排的,要不是他,这次肯定和以前一样,任由矿工自生自灭,然后赔钱了事。我们的镇党委书记当初就谎称井下没人!

……

记者:杨书记,你怎么看待夹山屯抢险救援的?

杨全能:都是在县委周书记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

记者:你刚开始的时候对县长汇报说井下没有人,是不是真的?

杨全能:不是,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矿工1、矿工2、村民1都证实杨全能说过井下没人这种话。

……

这篇报道从透水事故开始,真实还原了当时抢救的细节,包括钟国仁协调省地质队和省电力公司支持等细节,还有寻找潜水员、投放氧气瓶等。

甚至包括陈二中他们在井下讲故事,缺氧昏迷后来又醒过来的故事,周书记羽绒服上没有一点泥巴的照片,都被记者巴拉了个遍。

周廷玉越看越生气,可是他看着报纸,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

毕竟这是刊登在省报头版的报道,占了四分之一版,事前根本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没有让自己看样稿,这本身就说明安排这篇报道的领导对自己有成见。

想透了这一点,周廷玉顿时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省报如此大规模地报道一起透水抢险救援事故,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事先没有到县宣传部门备案,并且瞒着县里所有领导,分明就是不相信此前的报道。

不相信县里的干部,说确切一点,其实是不相信他周廷玉。

谁能指挥省报的记者,并且这两个名字都很熟悉。

周廷玉越想越担心,看里面很多话语,并不是钟国仁说出来的,也就是说,有可能钟国仁也是采访以后才知道的。

难道是?

周廷玉忽然想到,有可能报道这件事的记者就在昨天来看望钟国仁的人群中,要不他怎么知道今天的报纸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