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给病秧子冲喜后,我双胎了 > 第246章 如果她的孩子没被换掉

第246章 如果她的孩子没被换掉

秦王妃宁氏出自将门世家。

宁氏一族满门忠烈,当年她父兄十余人在与庆国一役中尽数战死沙场,十余具棺椁运回来时,满城悲怆。

身为嫡女的宁氏穿上孝衣,披上铠甲,自请挂帅,替父兄夺回失去的城池雪了前耻。

后来,她被赐婚给太子,成了太子妃。

七年前,庆国再次来犯,太子挂帅亲征,太子妃陪同。

原本夫妻俩一个有勇一个有谋,配合得天衣无缝。

可是偏巧,太子妃突然怀孕了。

军营的艰苦条件不适合养胎,太子坚持要她回来。

当时形势十分严峻,她一旦离开西北,太子便等同于少了一只有力的臂膀。

于是太子妃坚持,在军营又留了数月。

太子算准临盆时间让人送她回京。

途中经过了宣宁县。

太子也是回来后才得知的,景儿没到京城就出生了,刚好生在寺庙里。

可是自那以后,太子妃就成日里郁郁寡欢,也不知是因为他的双腿废了还是别的,她不再过问外面的事儿,常常把自己关在小佛堂里,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人。

“父王,您怎么了?”

见秦王在发呆,赫连景小声问。

秦王收了思绪,摇头淡笑,“没什么,走吧,去接你母妃。”

“嗯。”

下人推着秦王的轮椅,父子俩很快便到了小佛堂外。

蔡嬷嬷一如既往地守在外头,见到秦王和小太孙,行了个礼。

秦王问她,“王妃还没出来么?”

蔡嬷嬷道:“老奴再进去催催。”

话完,她转身打开帘子往里走。

秦王妃刚给佛祖上了香,回头见蔡嬷嬷,她问:“是王爷来了么?”

蔡嬷嬷颔首,“娘娘,别让王爷等太久了。”

秦王妃淡淡嗯了声,擦了手随她一道出去。

赫连景难得看到母妃,一向克制的他忍不住满心欢喜,走过来行礼,“景儿见过母妃。”

秦王妃伸手摸摸他脑袋,“听蔡嬷嬷说,你最近功课又长进了,连太子太傅都赞不绝口。”

赫连景道:“以后景儿会更加努力的。”

“走吧!”秦王妃走过去,自然而然地推着秦王的轮椅。

秦王问她,“这么长时间你把自个儿关在佛堂里,不闷得慌么?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秦王妃顿了一下,道:“当年与庆国交战,我宁氏一族死伤惨重,如今太平了,我却还时常活在当年的噩梦中,能做的,唯有多多为他们祈福。”

秦王闻言,轻叹口气,“萱儿,你父兄若是泉下有知你亲自挂帅为他们报仇雪恨,一定会瞑目的,你做得已经很好了,放过自己吧!你的生命里不止有他们,还有我,还有我们的儿子,人总要往前看的。”

听到“儿子”两个字,秦王妃抿了抿唇。

赫连景突然出声,“父王,母妃,你们先去甘泉殿,儿臣得去宁寿宫接太爷爷。”

秦王道:“你太爷爷年纪大了,他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你也别强求,让他好好歇息。”

赫连景嗯了声,带上自己的内侍公公小泉子,坐着软轿去了宁寿宫。

一路上,赫连景的唇角都是上扬的。

小泉子道:“小殿下好久都没像今儿这么开心了。”

赫连景问他,“刚才母妃摸我脑袋,你看到了吗?”

小泉子忙不迭点头,说看到了。

“我今天还能跟母妃一块儿吃饭。”

心愿即将达成的小太孙,放下往日的高冷矜持,开心得像个得了糖的奶娃娃。

宁寿宫。

太上皇刚换了衣裳,就听内侍说小太孙来了。

太上皇花白的眉毛往上扬了扬,哈哈大笑两声,“景儿,今日是你生辰,想要什么?太爷爷都送给你。”

赫连景走过去,屈膝跪在地上,对着太上皇磕了三个响头。

直起身,他用稚嫩的声音道:“景儿希望太爷爷能万寿无疆,一直陪在景儿身边。”

太上皇闻言,笑得更欢乐了,弯腰亲自将他扶起来,问他最近有没有好好吃饭,是不是又把自己给累着了。

赫连景仰头看他,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景儿是太孙,是大燕的储君,理应比别人辛苦,否则将来如何担得起江山之重?”

“好小子。”太上皇拍拍他的小肩膀,“好样的,有太爷爷当年的风范。”

——

皇太孙生辰,各地藩王差人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