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崎出生在一个东京的不知名小乡村,奶奶是刍灵术式的咒术师,而钉崎也看得见咒灵,所以奶奶担当起了钉崎的咒术老师。
不过钉崎从来不跟其他女生一样文文静静, 而是像一个调皮恶劣的问题学生。
每次都是奶奶一边道歉自己一边闯祸度过的。
这样的性格让钉崎在学校中从来没有朋友,直到小文的出现。
小文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转学而来的她人生地不熟,和钉崎一样,没有朋友。
这让大大咧咧的钉崎直接带着小文一起玩,久而久之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有一次,钉崎带小文到了她另一个朋友的家里,认识了钉崎以前最好的朋友。
纱织,是一个东京来的城里人,钉崎第一次见到这比她大八岁的少女是一年级。
钉崎认为纱织既像一个洋娃娃一样可爱,又像圣母一样温柔,从此以后钉崎和纱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平日里纱织像一个大姐姐一直关心和照顾钉崎,时常邀请钉崎来自己家里吃一些连听都没听过的手作甜点,还告诉钉崎东京里一些有趣的事。
钉崎以为和纱织的快乐时光会一直持续下去,但现实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废物。”
“脏东西。”
“滚回东京去。”
“活该。”
在钉崎眼中,纱织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大姐姐,但是那些村民的眼中可不这么认为,常年住在山村里的村民,内心极度自卑,自尊心的作祟扭曲了他们的三观,在这些村民眼中,纱织只是一个看不起乡下人的城里人,即使纱织什么也没做过。
村民们不能容忍纱织的存在,于是想方设法赶她走。
在大街上对纱织指指点点。
在他的汽车上写下污言秽语,甚至往汽车上砸臭鸡蛋。
最后他们如愿以偿的让纱织离开了村子。
纱织走之前,钉崎和小文哭了一顿,可无法挽留纱织。
在乡村的几年,钉崎还曾经担任过咒术师,负责拨除咒灵。
可是在这个村庄越待越久,钉崎就更有的离开这个村庄的想法。
村民们讨厌城里来纱织,和纱织走的很近的钉崎也让他们厌恶 。
认为钉崎爱慕虚荣,拼命的讨好城里人,也常常在背后嚼钉崎舌根。
钉崎从来都不认为纱织是一个瞧不起乡下人的人,如果她真的瞧不起乡下人,那她为什么还要和作为乡下人的自己交朋友呢?
村民们的眼睛已经被自卑蒙蔽,已经看不清事实了,只要纱织存在一天,他们就会拿自己和纱织比较,发现自己的条件是多么的差。所以他们想把纱织赶走,从而逃避对比的结果与现实。
钉崎也忍受不了这样村庄的环境,所以当来自东京的邀请到她家的时候,她立刻决定前往东京 ,虽然她和奶奶吵了一架,
奶奶认为钉崎应该一直跟随自己学习,审美和艺术非常高的钉崎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修机会,同时钉崎也忍受不了村中的流言蜚语。
奶奶最后还是同意了。
钉崎野蔷薇走的那天,小文前来为他送行。
看着站在那里一直在笑着钉崎,小文心中生起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在跟我道别的时候钉崎没哭。
不过看到钉崎一直在极力忍受的泪水,小文打消了的这个顾虑。
“再见,我再也不会再回来了,小文,你也趁早离开这个村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