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钢铁帝国,给远在美国治病的哥哥一个惊喜!
他还信誓旦旦地对智健说,他经过考察,东南亚投资机会难得,他愿意与邵卿先各投资五千万元,拿上一个亿,由他自己先到东南亚打头阵,待疏通当地各部门关系站稳脚跟后,邵卿再组织钢铁公司相关人员紧随其后……
这位叔叔所说的一切看似,言之凿凿,天衣无缝,事实是目光游离,漏洞百出。
智健深知,以最快的速度振兴钢铁公司的发展在与投资人的交谈中,他已发现东南亚地区的钢铁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绝非他说得那样轻松简单。
不管是真是假,智健首先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说是给这远方的叔叔出了一个一个难题。
即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环保钢铁材料。这种材料不仅成本低,而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我们的新兴企业不仅在东南亚迅速崛起,成为了环保钢铁行业的领军者。
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年纪不大的叔叔对创新精神和商业眼光似乎非常赞赏,依然决定投资并愿意永远合作。前提还是他利用自己在东南亚的人脉,拿上五千万先行一步……
俗话说:话为空,笔为踪。面对远方叔叔迫不及待的神情,智健决定谨慎行事,他要求对方先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和财务预算。
经过对远方叔叔所带资料仔细审核研究后,智健发现这个叔叔投资计划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而且对相关档案的真实性也深感质疑……
智健客气地请这位远方的叔叔在办公室等一下,他和邵卿进内间商量一下。并用英文叮嘱斯蒂芬妮给客人倒茶、递烟,静观其变。
通过对远方叔叔的资料审核,智健立刻将他发现的诸多疑点,一字不漏地汇报给了邵卿。
智健悄声问道,这么短的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想与钢铁公司投资合作?邵卿常务您能跟我详细说一下吗?
邵卿看着智健的脸沉默片刻,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邵卿早就知道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钢铁企业发展进入瓶颈,疫情解封后,父亲急匆匆赶往欧洲就是想找华侨商会融资的,可因融资不顺,父亲才生病住进了医院!邵卿想通过互联网融资,以一己之力找到捷径,以最快的速度振兴钢铁公司,让企业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