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刚刚被捞起来的农户,浑身颤抖的对着船头的人磕头道: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汪直手下的海盗摆了摆手,指着百慕商会的旗帜道:“别谢老子,我们会长才是善主,要谢就谢我们会长大人!”
这户百姓又转头对着旗帜磕头起来。
这种情景在各地上演,也不算是诸葛亮的谋划。
因为乔商早就下令,对贫苦百姓施救,甚至可以收服成为百慕商会的一员。
劫在蜀地创建的影流教派第一目的是弄死吕吕氏,第二便是拯救难民。
现在的蜀州府,乔商百米高的石像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立在府城中心,每个进城的人都能看到这尊石像。
很多百姓甚至特意前来瞻仰一番,不为别的只为看看他们的救命恩人长什么样子。
还有郑和三月前就沿着东海南下,一统被海盗和南疆蛮人部落袭扰的宁州府东部。
现在已经变成了宁州府百姓的集聚地,百姓自发建立起一个城市,称之为百慕城。
诸葛亮做的只是强化了乔商在百姓中的地位,削弱乾皇可以控制的气运。
这不仅仅是为乔商坐上帝位做铺垫,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无妄之灾。
削弱乾朝势力这类的小心思只是顺手罢了。
......
其实诸葛亮和其他人物没什么区别,只是拥有圣人之姿的人,更加知道自己的道路。
他在见到乔商的第一眼之时就像是看到了前世的主公。
不是帝皇,但身上的气运却胜似帝皇。
再加上百分百的忠诚度,诸葛亮到这世上,第一次感觉到了不爽。
所以他心中的想法就是:这帝位乔商你不坐也得坐。
......
诸葛亮行走在不知名的乡间,看着皮包骨头的农民,突然想起来蜀地农夫头上的白头巾,眉宇间又多了些惆怅。
悠悠万古,人族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人迫害。
这种局面当有人来改变!
不管是他双眼中的星辰命数,还是乔商的所作所为,都在告诉诸葛亮,他是天生的帝皇,是人族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