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越之我在大梁卖烤鱼 > 第六十六章 琵琶记2

第六十六章 琵琶记2

牛小姐命丫环在荷塘的凉阁备酒。蔡邕不敢违拗,只得随夫人饮酒赏荷。牛小姐见荷花怒放,蔷薇盛开,清风阵阵幽香、兴致极高。

她见蔡邕仍旧闷闷不乐,未免扫兴,自己站起来带丫环扑蝶游戏,不理蔡邕。

再说,赵五娘在张太公的帮助下安葬了蔡母,公公又年年生病。

她想方设法为公公请医买药,家中已无可卖的东西。近日老人病重,昨日张太公给了几个钱,又买两付药,煎了送与公公吃。

蔡公自觉神散魂飞,料想不久人世,劝媳妇不要再花钱买药,他哀叹道:“伯喈六载无消息,恨我当初逼他应试,将你耽误,伯喈不孝、五娘贤慧,我不能再拖累你了。”他推开药碗,不肯再吃。

恰巧张太公过来探视蔡公,蔡公命媳妇取来纸笔,要写一张遗嘱给儿媳,不许五娘守孝,要她改嫁求一生路。

五娘不肯要,蔡公一定要写。张太公要五娘不要逆公心意,说:“嫁不嫁由你自己。”

蔡公提笔,顿觉笔管千斤重,奋力写下遗嘱,倒下喘了许久,又复坐起,要五娘将自己日常用的拐杖取来,交于张太公,说: “等我那不孝子回来,请你用此杖替我打出去。”

张太公劝慰一番,告辞而去。当夜,蔡公断气。赵五娘孤身一人,手无分文,如何殡葬公公?丈夫至今音信全无,一定是一身荣耀,另娶名门,抛下室妻;自己受尽苦难。想到这里,不禁放声大哭。

她哭了半晌,回到自己房中,面对孤灯,愁苦不堪,想那张太公也困难得很,怎好再去求他。想来想去,只有自己这一头又黑又长的头发可以剪下来卖钱。

她取过剪刀,对着镜台,泪流满面,哭道:“头发,是我耽搁了你的青春,如今又剪你,为老父送终,教人怎不伤情,怨只怨那结发薄郎蔡伯喈呀!”

她一狠心,剪下了乌发。她手托乌发沿街叫卖,哭诉苦情,求好心人买发施舍棺木。

喊叫半日,无人理睬,又累又饿,昏倒在地。张太公路过发现,一看这情景,全明白了。

他唤醒五娘,劝她回去,殡葬蔡公由他去借贷。

五娘请张太公收下头发,张太公接过头发,伤心地说:“这是孝妇的头发,我要留着等蔡伯喈回来给他看,要让他惭愧。”他又劝了五娘一番,送她回家。

张太公借了一笔债,请人将蔡公蔡婆的棺木一并送到山上埋葬了。

这天,五娘又到山上坟地,要为公婆筑高合葬的坟茔。她无钱请人,自己用双手掬土,裙子包土,加高坟茔。

她边运土,边哭泣,十指流了血,心穷力尽,形容极为憔悴。

安葬、筑坟,诸事停当。这天,张太公请赵五娘过来,劝说她进京去寻夫,并为她准备下一点盘缠。

赵五娘心想,只有这条路可走,即使路上死了,也好过在家中苦愁。于是谢了张太公,回家准备。

她从小在娘家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为了纪念公婆,找来纸笔画一张公婆的真容,画了半月有余才画成。画中二老形容枯瘦,面带忧愁。

赵五娘化装成道姑模样,身背公婆画像,怀抱旧时的琵琶,来拜辞张太公。

她说:“太公,此去生死难料,公婆坟茔,请您照看。”张太公也嘱咐她一路小心,蔡邕如果显贵,你要见机行事。

张太公流泪送五娘,说道:“五娘,你去时有我张太公相送,回来不知还有没有我这个人了。”五娘一再安慰,两人洒泪分别。

牛小姐和蔡邕成亲以来,总见他常常背人落泪,长吁短叹,心事重重,每问原因,蔡邕总是支支吾吾。

因为牛丞相有言在先不许他在自己的独生女面前谈蔡家之事。这天,牛小姐又问,蔡邕忍不住又伤感起来。

当初招婿,牛丞相对女儿瞒了蔡邕已有妻室之事,所以蔡邕只敢回答思念双亲,曾托人带信,数年来无有音讯。

牛小姐听了,说:“思念双亲,人之常情,禀明父亲,我俩一块回去探亲才是正理。”

牛小姐立即到前堂见父,提出要夫妻回陈留郡探亲。牛丞相不允,牛小姐说了许多道理,一定要去。

牛丞相只得告诉她,蔡邕家中还有原配妻子,当初招婿就没打算让他再回去。牛小姐听了,又惊又气,责怪父亲不通情理。

牛小姐生在丞相家,幼年丧母,父亲百般疼爱,读过不少诗书,通情达理,为人贤慧。

她想父亲既然这样安排女儿命运,只有委曲求全,不能怪丈夫心挂两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