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强烈的日光洒在大地上,身着深青色蒙族长袍的妇人步履匆匆走近一处装饰华贵的蒙古包,朝向门帘处躬身请示道。
“格格,大福晋请您过去一趟。
这是静姝穿越到清朝的第七天,她目前所在的地方是蒙古科尔沁,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出生的地方。
当下是清雍正二年,那位所谓的大福晋是静姝穿越后在这里的母亲,静姝刚穿越过来时,原宿主因不谙水性落水高烧不退,是这位母亲衣不解带贴身照顾直至病愈。
虽然是七八岁的模样,但内心毕竟是个二十一世纪的成熟青年,经过几日的摸索,静姝也弄清楚了自己的处境。
不得不说,比起小说中那些穿越成皇帝嫔妃或者王爷福晋的女主,静姝自认为自己幸运了不少。
收拾整理好自己的衣裳,静姝起身拉开不大厚重的门帘,扬着笑好奇询问:“姑姑可知额赫因何事寻我?”
妇人抬手替静姝理了理垂落在肩上的珠串,柔声道:“是宫里熹妃娘娘来了信,福晋想着格格日前常念叨姨娘,便差奴婢过来请格格前去大帐。”
熹妃?姨娘?静姝不免露出疑惑,难道这么多天打听的还不够完整?
见静姝微微皱起的眉头,妇人牵起她的手转身往来时路走,解释道:“倒是奴婢健忘,忘记格格大病初愈,许多事记不清了,这熹妃娘娘与咱们福晋同属钮祜禄一族,是族中极为亲近的姐妹,即使福晋远嫁蒙古,二人的情谊也不曾改变。”
“姑姑,我以前经常念叨熹妃娘娘吗?”
妇人耐心回答:“是啊,逢年过节您最喜欢的就是熹妃娘娘从宫里送来的各种稀奇玩意儿,为此先帝还曾想把您接去那紫禁城呢。”
眼看快到了大帐,静姝只是听着不再多言。
见婢女牵着自己的女儿走进大帐,坐在床榻上打扮得十分精致得体的妇人将手边最后一件衣服放入小箱子。
随即向静姝伸出手,“静姝,你且走近些,让额赫再多看看你。”
一股不安涌上心头,静姝伸手搭上母亲伸过来的手靠近母亲,“额赫……”
大福晋淡笑着用另一只手抚上静姝的头发,朱唇轻启:“静姝,你可还知道自己是何身份?”
静姝点点头,回答道:“知道,女儿是科尔沁的格格。”
大福晋笑着摇摇头,“不全对,静姝,你记住,你是科尔沁达尔罕王与大清固伦穆华公主的嫡女,也是蒙古四十九部唯一的嫡公主,更是先帝爷亲封的和硕元徽格格。”
这是静姝第一次完整地了解原宿主的身份,可在她的现代认知里,完全没有这个人物,甚至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提到过穆华公主。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女儿不明白。”
大福晋答非所问,犹豫询问道,“静姝,额赫问你,你可愿入宫?”
大福晋的话让静姝一愣,心中暗暗想:原主不过八岁的年纪,难道在古代八岁就要去选秀?电视剧里最小的不都十三四岁吗?这是什么剧情走向?
见静姝沉默,大福晋继续说道:“你姨娘信中说,皇后膝下无子,不舍乌拉那拉一族荣耀,从族中挑选了一位女儿随侍圆明园,想要配给有望继承大统的养子三阿哥弘时,而钮钴禄一族中无适龄女子随侍,故想接你前往圆明园。”
看到母亲身旁半大的箱子,静姝目光一暗,原来自己也没有比小说中的女主幸运到哪里去,仍旧逃不脱进宫的命运。
静姝沉着声音,“额赫不是已经在给女儿收拾衣裳了吗,又何必多此一举来询问女儿的意愿呢?”
“静姝,你若是不愿…”
“愿!”直视大福晋的眼睛,静姝语气坚定地说道:“女儿愿意前往圆明园,额赫与姨娘同属钮祜禄一族,女儿也算是钮祜禄一族的血脉,自然得为母家守住荣耀。”
言罢,大帐的门帘被婢女们掀起,一名十分高大威武的中年男子走进,身后跟着一名比静姝高很多的少年,中年男子鼓掌赞扬道:“好!不愧是我科尔沁的女儿。”
大福晋带着静姝起身行礼,来人是原宿主的父亲蒙古科尔沁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和同母哥哥拉什那木扎尔,小字陶恩吉。
待父亲入座,在其示意下,静姝走近他,只听他耐心叮嘱道:“恩和,去你姨娘身边,身上荣华有,责任也有,博尔济吉特氏与钮钴禄氏的荣耀皆系于你,在外不可露怯,不能让人看轻了去,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