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静姝在南梨苑用过早膳,与清芜相携前往四宜书屋听学,夏日早晨的太阳晒在身上并不似中午那般毒。
静姝命苏曼撤掉纸伞,与清芜走在树荫下,聊着小女儿家的琐事。
临近书屋的宫门,弘历与富察明月从对面宫道上迎面而来,清芜眼尖碰了碰静姝的手臂,示意道:“是四阿哥和明月姐姐。”
静姝抬眼瞟了一眼,只这一眼便与弘历对上眼神,静姝漠然移开目光,“清芜,听说今日是南书房的张大人来讲课,你敢迟到?”
清芜连忙摇头,拉上静姝衣袖的一角连忙跟上。
原本弘历是准备和静姝、清芜打招呼的,没想到这表妹气性还挺大,看到他了也不打招呼。
富察明月开口询问:“静姝格格怎么见到我们脸色不太好,可是对我有什么不满意?”
弘历无奈笑笑,“明月,你别多想,静姝她就是…就是单纯的不满意我,与你无关。”
闻言,富察明月愈发不解,见弘历并不打算多说,心底升起一丝别样的情绪。何时,她和四阿哥之间也有了秘密…
据说今日书屋上课的先生是南书房的师傅,出自满门朱紫的张家,和原主颇有渊源。
走进学堂,静姝和清芜礼貌地向助教师傅见礼,而助教师傅也躬身向二位格格见礼。
弘昼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向她们这边,“静姝妹妹,你的伤可好些了?”
“劳五阿哥挂心,已然好多了。”余光看见弘历二人走近,静姝礼貌回应后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阿哥与格格的位置分属独立的两列,宫中淑慎公主年长不参与听学,和惠和端柔二位公主并未随侍圆明园,而随侍的十位格格中属静姝地位最高,故她坐在靠里侧的第一列第一排。
若是按照家世,静姝身边坐的应该是富察明月,幸好,得亏清芜的姑母是当今皇后。
而阿哥坐的那一列,只有弘历与弘昼两人。整个学堂只有他们二位阿哥。
向师傅见礼后,弘历坐到了弘昼的左手边,富察明月坐到了静姝身后,弘昼朝弘历那边探过头,“四哥,今日静姝妹妹脸色可不好,谁惹她了?”
弘历心虚战术性轻咳一声,“听课听课。”
弘昼提高音量,“先生说了,今日,咱们不讲课。”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抬起头看向正前方坐着的助教师傅,只听他淡淡说道:“皇上有旨,请诸位阿哥格格温习先前学过的诗词,一个时辰后会带着京中书院里求学的那些世家公子小姐们前来与诸位对诗。”
“只是诗词?”
师傅挑眉看向提问的静姝,“随机抽题,看格格的运气。”此言一出,那就是不止诗词。
一个时辰过的很快,来的不止皇帝,连随侍的后妃们以及前朝的大臣们都来了。
莫名地,静姝对为首的那名青年才俊很熟悉,当然,是原主的记忆。
见少女盯着自己,青年微微颔首,静姝回神回之以微笑。
四人一轮,总共三轮,第一轮,最先开始抽签的弘历,其次是弘昼、静姝和清芜,弘历和清芜抽到了对诗,两人十分轻松便过了。
而弘昼最倒霉,抽到了射箭,对战的是一位武状元,十支箭七支上靶唯有三支命中红心,皇帝的脸色登时就阴沉了下来。
琴棋书画四艺,静姝擅棋抽到了琴,富察明月擅书抽到了棋,两人均由南府的掌事女官亲自考核。
幸亏傅静姝穿越过来了,换作是原主,在科尔沁时候除了骑射和部分诗书,其余的东西那是半点都不带学的。
傅静姝虽然父母早逝,无亲无故被寄养在叔叔家,但是那位叔叔是历史学教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从小送傅静姝上了不少兴趣班,琴棋书画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熹妃远远看着静姝,见她只是安静站着,心里面有些没底,毕竟,静姝擅棋这件事她也只是听说并未亲自得见,更别说其他的。
“静姝,朕许你在所有乐器中任意挑选,并不局限于古琴。”
皇帝的声音将静姝的思绪拉回,静姝微微福身,“回皇上,臣女奏古琴。”
琴音一出,便已然知晓功力。连习琴多年的裕嫔都不免讶异,静姝这才八岁,琴技竟如此之高超,她没有放过南府女官眼底的那一抹欣赏。
一曲奏毕,连皇帝都沉醉其中,待他回神,毫不掩饰地称赞道:“罕王和公主教了一个好女儿!苏培盛,把朕那把鸣凤琴送去南梨苑,咱们静姝,不止擅棋,还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