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莫清扬一行人到达了崇州的一个名叫杏花村的小山村。这里三面环山,人口较多,离城里骑马大半日的功夫。
他们自称是逃难的一家人,王醉醉是她表妹。村长直接将他们安排在了村的最东头。
“真是可怜啊,你们一家人就只剩下你们三个人了。”
村长感慨道,“虽然村东头稍微偏远了一点,但是那里恰好有一间废弃的房子。以前是孙郎中的,他已经出去了三十年了,从未回来过,估计这人啊怕是没了。你们暂且在那里先安顿下来,以后的事情慢慢来。”
里正孙银生孙大爷带着他们往村的最东头走了过去,边走边说。
“咱们丑话说到前头。咱们杏花村一直以来民风淳朴,村里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偷鸡摸狗的事情了。我虽然好心收留你们,但希望你们能尊重村里的规矩,不要给乡亲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大爷,您放心吧。我们不是坏人,不会做出任何损害乡亲们利益的事情。我们更希望成为杏花村的一员,在这里安居乐业。”莫清扬诚恳地说道。
孙大爷的目光转向一旁沉默寡言、面无表情的男人,眼神中透着不放心。
莫清扬赶紧上前说道:“这是我家那位。他虽然看起来严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其实他外冷内热,我这表妹若不是得他舍命相救,怕是早就没了。”
“哦?原来如此。”里正点了点头,目光在男子身上扫过,然后转向了他们身后那破旧的茅草屋,“天色不早了,你们就住这儿吧。虽然简陋了些,但好歹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莫清扬看着眼前的茅草屋,心中不禁有些犯难。屋顶的茅草已经大片大片地垮塌下来,只剩下孤零零的屋体独自强撑。
她回头看向王醉醉,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这房子都成这样了,咱们真的还要收吗?”
王醉醉却显得格外乐观,她微笑着说:“虽然这茅屋看起来破旧不堪,但它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只要花两天修缮一下,我们就能在这里安家了。”
说是修缮,其实跟重新搭一个临时的房子差不多。
好在现在他们有一个壮劳力,这个壮劳力十分乐意的帮着她们搭个新的房子。
两天后,他们用旁边竹林的竹林重新搭了三间茅屋,莫清扬和王醉醉一间,单明远一间,还有一间厨房。
“现在是夏季,这房子勉强先用着,等我赚了钱,一定好好修个房子。”莫清扬看着面前三间碧绿碧绿的房子,虽然哪儿都透着光,看上去还是像那么回事。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开始忙着各自的事情。
现在很多作物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但是外面野菜野果不少,王醉醉忙着采集吃的。
莫清扬筹划着如何利用屋后的空地。她打算开垦出一块菜地,种上自己喜欢的小青菜、西瓜和葡萄。这样既能增加一些收入,也能自给自足。
她们现在身上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
原来在西兰县赚的几两银子在路上花销了一点,又给了里正二两银子。现在她们的财产只剩下两匹马和两百多文钱了。
这日子捉襟见肘!如何赚钱迫在眉睫!
莫青阳一边想着,一边奋力地挥舞着自己手中的揪,努力的开垦着眼前这块荒地。
“你是刚到咱们村的那个小娘子吧,叫什么来着?”
莫清阳听到声音,直起身体向路边望去,原来是一位看上去约莫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
“我姓莫,叫莫清扬。不知道婶子如何称呼?”莫清扬礼貌的问道。
“我是李大河家的,就是老槐树旁边的那一户。你叫我李三婶就成,咱家的那口子在家里排行老三。”
李三婶爽朗的笑了笑,看着她手里的家伙什儿,继续问道:“你这是在开垦荒地呀?用锹?”
“是了,婶。我想着这块地空着也是空着,把它开垦出来,种点东西填肚子。”莫清扬回答。
“你用锹得多费劲啊!咱家有犁,你要你家当家的把那犁拿过来,他拉你扶,这点活顶多一下午就做好了。”李三婶热情的说道。
莫清扬看了看自己忙活了半天才开垦出来大概两个平方的地,便开心的说道:“那我就,先多谢三婶了。”
“客气个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那行你先忙,我先去田里看看水。”李三婶笑呵呵的离开。
莫清扬揉了揉自己已经酸痛的臂膀,看了看还剩下的地,她果断的决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