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 第345章 对冲基金与另类投资会议(5000字补昨天,正在码今天的)

第345章 对冲基金与另类投资会议(5000字补昨天,正在码今天的)

”黄翔骂了一句,情绪倒是立刻轻松下来,悻悻然道,“我是说,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这公司钱都是你掏的,沃金系统也是你那个柚子科技搞出来的。”

“其实我们三个最多也就是帮忙盯一下,让沃金系统别乱来,跟监工没啥区别,没起到多大作用。”

“所以昨晚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肆零肆只收0.5%的管理费算了,已经相当不少了,那4.99%的绩效就算了吧。”

黄翔说完,骆子明和卢学昌也都点点头。

虽然看表情都有些肉疼,但态度还是蛮真诚的。

方豫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被钱吓着了。

可能还有觉得靠方豫的关系赚钱,以后兄弟没法处的想法。

到底是清澈而愚蠢的大学生啊。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相当一部分人在突如其来唾手可得的财富面前,第一时间并不是选择吃掉,而是退缩。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

基本上每个人平时都会幻想天降横财,但要是真有人突然给他一百万,相当一部分人第一时间的潜意识就是拒绝,直到他们的理智思考告诉他们拿了这笔钱有好处,他们才会重新对这笔财富产生欲望。

密歇根大学、耶鲁、哥伦比亚大学都做过相关实验,在路上随机给一些人100迈元或更多钱,同时申明拿到这些钱没有任何代价,十秒内选择接受的人不足20%。

经过一分钟以上思考的人,接受比率则提高到80%以上。

而同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距离财富越近、赚钱越多的人,第一时间接受的比例越高,接受的速度也更快。

相反,那些距离财富越远,收入越低的人,明明更需要这笔钱,却并不会第一时间接受。

耶鲁和哥伦比亚还进行过另一项两百万迈元预算的研究,随机选择两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给他们每人一万美元,这笔钱必须在三个月内花掉,不能储蓄或投资。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这笔钱对发达国家的参与者只平均增加了10%的收入,对发展中国家参与者却增加高达125%的收入。但68%的人仍旧将这笔钱用于所谓的“亲社会支出”,也就是那些对其他人有益的开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参与者被要求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支出,这些人对公益捐款的比例较高,而那些没有社交媒体分享要求的人捐赠比例较低。

这表明,社交压力与公共道德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公益行为。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这和心理惯性与认知失调有关。

三个义子目前的心态就是如此。

患得患失。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肆零肆托管方豫这一千两百万迈元,收费在整个私募里面都算低的,管理费只有0.5%,而收益分成绩效封顶也只有4.99%。

一般的私募公司,做资金托管,普遍是2%的管理费,还有20%或更高的收益分成。

一开始定4.99%绩效封顶的时候,三个人还没觉得能怎么样,当时他们觉得最多也就是能赚个两三百万迈元,这部分的百分之五也就是十来万迈元。

三个人分,每人分几万迈刀,算是小小的发了一笔财,在心理承受能力范围内。

但谁能想到,沃金系统居然会这么好用!

短线预判75%以上的准确率,1200万迈元的本金,运营迈股100个交易日,截止昨天最终翻成了6965万!

盈利五千七百六十五万迈元!

0.5的管理费,全额收取,就是接近三十五万迈元。

而按照协议封顶的4.99%绩效分成,足足接近两百九十万迈元,相当于一千八百万大周币!

三个人每人都能分六百万!

就算扣除掉26%的综合税负,每个人也能分到近五百万。(注1)。

这笔钱对于三人来说可就有点烫手了。

五百万!可不是五百块!

就算海西的房价这半年飙升了一倍,这笔钱也够在海西全款买套联排的。

明明自己没做什么,几个月时间,就能拿这么多钱吗?

拿了,岂不就是被老方包养了?

四人中,也就卢学昌家境较差,学金融属于误入歧途。

黄翔和骆子明家境都还不错,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赚五百万,也着实让还在大二的他们有些不真实感,总觉得这笔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