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轻铃打完嘴仗,趁她正专注吃饭,夏袅突然安静了下来。
兄妹二人这样的场景印象里其实已经好久没出现了。
但正如夏袅和温玉娆说的那样,兄妹俩小时候关系其实特别好。
只是上初高中以后发生了很多事情,导致那个时候的夏袅失去了一些判断力。
他自闭了,不讲话了,夏轻铃的话也变少了,所以夏袅得出结论,夏轻铃在疏远,嫌弃自己,于是更进一步,干脆躲着她。
都被躲着了,夏轻铃当然更不讲话了。
二人关系从此进入了恶性循环。
但这些往事经过今天出门时的论证,夏袅其实很容易就将错误答案纠正了。
毕竟从小到大,这位小铃铛只会在一个人面前委屈到掉眼泪,这个人就是夏袅。
夏轻铃还是那个很在乎哥哥,从小跟在屁股后面的夏轻铃,只不过那个时候她也是刚进入青春期,内心敏感程度增加,在不明白夏袅到底怎么了的情况下,她自然而然多了一份矜持,保持了一定距离,这是非常正常的分寸感把握。
不过还好,一切都来得及。
夏袅打开餐厅即书房的房灯,走到书桌旁的书柜前,里面有一张家庭合照,夏袅轻轻地把它拿到手里。
照片上有四个人,两大人两小孩,但却能明显地看出两个小孩并不是很高兴。
夏袅用指甲重重地在照片上画了一个“×”,叉痕的正中心正好是那个女人的脸。
每一个不幸的孩子背后都会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夏家兄妹的原生家庭不仅不幸,而且复杂。
目前夏袅可以基本确定的是——
自己和夏轻铃不是亲兄妹,但那个女人是夏轻铃的亲妈,夏袅也不是父亲夏海的亲儿子。
虽然没有做过铁证如山的血缘亲子鉴定,但有些结论并不一定需要鉴定才能证明。
家系亲属的舆论不会撒谎,人性更是不会骗人。
小的时候每逢过年总有一些亲戚在背后指指点点,夏袅的爷爷,也就是夏海的父亲,从来没给夏袅好脸色看,只对夏轻铃还不错,但奶奶倒是一碗水端平,给予了童年夏袅为数不多的温暖。
那妹妹就是夏海的亲生女儿吗?
夏袅觉得也不是。
夏轻铃没有任何地方和夏海长得像,只像那个女人。
所以最后的真相大概率是这样——夏袅是捡来的,夏轻铃是那个女人带来的,而夏海只是一个潦草凑成家庭的“老实”男人。
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这个家庭其实还算不上是不幸。
问题还是出在那个女人身上,如果让夏袅用两个字来评价,那这两个字一定是“出生”。
金文馨,夏轻铃的生母,文化水平并不高,却常年在国外混迹。
夏袅上初中前她很少回国,夏袅和妹妹寄住在爷爷奶奶家,可就在初一那年,她因为一些纠纷被遣送回国,回国后她第一时间不是履行一个母亲的义务,而是逼迫丈夫夏海欠下大量债款买下现在这间房子,全程没有贡献一分钱,却处处挑刺嫌弃夏海买的房子不好,轻则辱骂,重则动手,言语之间没有任何妻子和丈夫之间的情分。
刚搬进新家那会,她每日无所事事,便把目光瞄向了夏袅。
小学时期的夏袅十分优秀,显露出了极强的学习天赋,小升初成绩在全市排在了前三十,算是夏家这一族一众平庸后辈的门楣。
可上了初中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夏袅“手”的问题逐渐浮现,加上从未上过任何辅导班,考试成绩逐渐被其他人赶超,这个现象引起了金文馨的注意。
她开始频频对夏袅施压,并处以重罚,而罚的内容正好是“罚抄书”。
对夏袅这双手来说,没有任何惩罚比罚抄来得更残忍了。
规定时间内一遍抄不完就变成两遍,两遍抄不完就变成四遍,抄不完之前不准吃饭不准睡觉。
每当夏袅举起已经抄到抽筋的手哭诉着自己没有偷懒,是手有问题时,金文馨便会火冒三丈,拿起衣架狠狠抽打在夏袅的身上。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夏袅逐渐变得内向,消极,乃至崩溃。
或许只有金文馨出门和外面野男人鬼混的日子,夏袅才能略微喘一口气。
时间转眼来到初二,这一年,在家鬼混了一年多的金文馨再次出国,但这不代表夏袅可以获得解放,那个女人在临走前,在很多亲戚面前放下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