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盗回身笑道:‘姑娘的衣摆可是看上了比人的玉笛?否则大路朝天,为何偏偏撩动它?’”
“那女子也不娇羞,反问道:‘依我看,是你家的玉笛看上了姑娘家的衣裙,不敢开口吧?’”
“大盗并不觉失了威风,反而大笑道:‘哈哈哈,姑娘慧眼!春光烂漫岂可辜负,敢问姑娘可愿岁在下赏个春色好景?’”
“那姑娘并非普通闺中女子扭捏,当即道:‘若公子有本事不惊动我爹,那公子去哪,小女子便随你去哪。’”
“听到此言,那大盗当即笑道:‘这有何难?’言罢,欺身上前,单手环住那女子腰肢,屈膝微弹,整个身子拔地而起,吓得那女子慌忙闭上了眼。等那女子再睁眼时,两人已经越过了将军府里那百丈花圃,越墙到了府外。”
“踏雪、寻梅、听香、闻曲、钓鱼、游船、山河浩荡,天下之大,哪里是大盗去不得的地方?那女子常年身处深闺,不曾见过这花花世界,如今有这般大好儿男与她同游,自然是满心满肺的欢喜。”
“时,北莽大军来犯,将军府嫡系尽数北上拒敌。那女子因担心爹爹生死,日日不眠。大盗见状,骗那女子说是北方镇北王府有一发簪,最是配她不过,他要去将它取来赠与她,以保他们的姻缘,一世美满。临走之时,大盗只与那女子说了三个字:‘你,等我。’”
“大盗北上途中,遇数十青壮,闲茶简聊之后,方知那些青壮,皆自来自南方有识之士,欲往北方拒敌。众人见大盗武功盖世,愿追随与他,一同北上。只是任谁都不曾想到,大盗北上次月,军中传来消息,北莽绕过边境,偷袭后方,将军府一家老小,尽数被屠。”
“大盗日日饮酒,唯愿醉中能见那女子一面。只是数月来,每每入醉之时,恰能见那女子一面,却也仅仅只是一面,那女子便匆匆而散,不曾再遇。大盗这才明白,那女子不愿见他如此模样,才不敢在梦中与他相见。”
“在此之后,那大盗与那数十青壮,主动请缨为大军开路先锋,一路北上,遇山开山,遇水断水,至宣和十九年,整整十一年,北莽平定,天朝江山稳固。开路先锋军战功显赫,官职天朝四大镇字头将军之首镇天大将军,圣上赏赐滔天,可那大盗却拒绝了所有封赏,就连圣上十二道封赏圣旨,也一并拒接。圣上震怒,欲灭其九族,才知那大盗已然销声匿迹。将军凯旋归来,亲自于圣上前陈情,才让圣上收回成命。原来,那大盗不肯接受封赏的原因,是因为开路先锋军,前前后后十二人,凯旋之日,独独只剩下他大盗一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村民们已经有人开始抹眼泪,他们都知道,那北上的数十青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他们村子里的那些年轻后辈。
有人止不住问:“那位大盗人呢,他去哪里了?”
说书先生继续道:“那大盗消失之后,再无人知晓其去处,有人说死了,也有人说疯了,也有人说在那女子的坟前自刎了。具体我也不清楚,这故事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从北方一路向南而来,希望能寻得那数十青壮的家乡,告诉他们家人一句:生子当如此!偌大天朝,记得你们开路先锋的恩情!”
言罢,那书生蓦然站起,解开北上长匣,放在地上,揭开覆在上面的布囊,左脚猛地跺地,长匣盖子应声而开,一道白芒冲天而起,刺破苍穹!天空顿时黑云压城,电闪雷鸣!只见那书生仰天大喝:“十殿阎君,多年未见,说书人洛小阳一剑开天门,愿再说书八百年,只为今日向你要几个人!”
……
那一夜,狂风呼啸,彻夜未停。次日清晨,那数十青壮竟然出现在村门口,身上鲜血满布,却仍有一息尚存。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没有干粮的情况下是怎么越过那十万大山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样貌为什么看起来年纪不一。村民们明明记得,他们离开家乡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年岁,可是最小的那位,此时此刻,却偏偏最显老。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最小的那位,是开路先锋军中,最后一位牺牲的。
也有村民说,那夜色里,有人看见一位白衣长裙女子,莲步款款而来,行到那说书人身前,笑靥问道:“你以后打算去哪?”
说书人抬起头,原本满头青丝,一瞬白发。他缓缓抬起头,淡淡道:“你去哪,我便在哪。”
女子身影消散,那说书人缓缓伸出手,道:“丫头,你说南方下雪之时,便是你我重逢之日。如今下雪了,我如约来陪你了。这一世,换我等你十二载,可好?”
言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