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挂玩法一直延续至今,在页游、手游中很常见,懒人玩游戏必备。
言归正传,几乎每款韩国网游均有外挂,没办法,有了外挂,谁还苦哈哈的升级呢。
《穿越火线》无限透视、自动狙击、无敌防弹衣;《冒险岛》无敌、挖矿、自动按键、挂机;《仙境传说》超级加速,1分钟当1小时刷......
2000年代韩国网游如此,二十几年后依旧如此。
张浪重生前火爆全球的《绝地求生》,让全世界玩家见识到了外挂的强大,原本一款荒岛枪战游戏,硬是让外挂改成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星际战争”。
外挂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普通玩家的游戏体验,他们要么打不过就加入,要么气得退游。
相比之下,欧美和国产网游外挂情况好很多,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英雄联盟》,虽然有脚本的存在,但没到泛滥的地步。
韩国网游为什么管不住外挂呢?
跟底层技术有关。玩一款网游时,数据会同时在服务器和电脑主机两个端口上跑。
韩国网游为了节省运营成本,把大部分数据运转留在了玩家电脑上,服务器只承担小部分数据,租用服务器的成本就省下来了。
留在玩家电脑上的数据一多,不法分子很容易通过外挂进行篡改。
2004年,暴雪在国内给《魔兽世界》找代理时,特意提出一条:代理商必须为《魔兽世界》建立独立的服务器,不能租用或与其他游戏混合使用。
当时,国内的游戏公司,诸如盛大、网易、腾讯、九城等,服务器全是租的,一听暴雪要独立服务器,成本在2000万以上,实力不强的小公司便退出了竞争。
暴雪坚持独立服务器,就是要保证核心数据在服务器上跑,降低本地数据被外挂篡改的可能性。
所以,欧美游戏防外挂做得比较好,多花点钱即可解决,简单说,便宜没好货。
不过没办法,在那个年代,大家兜里都不富裕。
特别是亚洲玩家,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电脑,都是去网吧玩的,那个年代,上网费真心不便宜。
韩国网游败退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国内网游的崛起。
国产网游发展了20年,毁誉参半。
既有《原神》这种现象级游戏,火爆全球。
让老外高呼:“Take my money and shut up。”
也有披着免费外衣,实则大赚“黑心钱”的《征服》。
免费网游最赚钱,把原本公平的点卡模式,活生生改成了道具收费模式,不花钱的玩家变成了“人民币战士”的韭菜。
想玩好免费网游,要付出十倍于点卡网游的金钱。
但无论如何,国产网游的技术和画面越来越好,不输韩国,剑指欧美日。
几十年后,全球范围内,苹果商店手游榜单前十名有5款来自中国的游戏。
谷歌商店情况差不多。韩游则进不了前十名,玩家潜意识里把“韩游”与“外挂”划上了等号。
网易游戏的故事很具代表性。
2002年,网易刚刚接触网游时,与盛大、九城一样,跑到韩国签代理,拿下了一款3D大作《精灵》。
《精灵》的画质超越了《传奇》和《奇迹》,很快赢得了大量玩家的好评。
2004年,外挂泛滥,网易痛心疾首:封杀外挂自毁游戏,不封外挂影响收入。
网易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封杀所有用外挂的玩家——有10万人之众!一时舆论轰动,一个游戏封号事件上了各大报纸头条。
网易选择硬刚,玩家集体退游抗议,《精灵》出师未捷身先死。
胳膊有时候也拧得过大腿。
网易曾多次找韩国代理公司商量,要求他们升级游戏技术,打击外挂,但均未得到回应。
气得网易从此不再与韩国网游公司合作,走向了一条自研之路。
《梦幻西游》《大话西游》《阴阳师》《荒野行动》《永劫无间》等经典国产游戏陆续上市,网易被韩国人逼上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意外成了中国网游市场的老二。
而高度依赖引进韩国网游的盛大、九城,早已消失在了玩家视野之中。
这其实和后世众多产业的发展轨迹相同,没有核心研发能力,只靠拿来主义,终究受制于人。
就好像电脑操作软件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