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官道之虎枭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林茵茵的作用

第三百二十三章 林茵茵的作用

市里也明白了,这事儿要是继续装,就会把省领导给得罪了。

市委书记苏百成,市长卢茂良现在的压力一点不比杜合盛小。他们都觉得,这两天突然就改行了,开始耍杂技了,因为不知不觉的,脚下的路已经变成了钢丝绳。

要是说,给谢东海撑腰的人不是魏思国,那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看起来,市里也只能妥协了。

卢茂良喝了口茶,开口道:“刚才林茵茵跟我通了电话,她的意思是协议可以这两天签了,董事会那边她有办法,但如果谢东海回来说要作废,那真有可能执行不下去。”

“林茵茵这是什么意思?”杜合盛问道。

“她大概是想借助市里的压力,不让谢东海拿权。谢东海一回来,肯定就没她什么事儿了。说起来,我觉得林茵茵沟通协调的能力,还有执行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要是她被边缘化,我们跟恒发铝业的对话未必会这么顺利了。”卢茂良道。

苏百成认真的道:“眼下咱们也只能见招拆招了,我的建议是成立一个沟通办,咱们市里面有关部门出人,恒发铝业那边就由林茵茵出面,这样也算是给她争取了一定的空间。到时候如果谢东海食言,咱们也能及时看出端倪。”

杜合盛拧着眉,没有说话,其实在面对恒发铝业的态度上,市领导的意见基本一致,现在就是省里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非得要让谢东海回来继续主持大局。

市里面也不愿意跟大腿拧着干,可问题是一旦顺着魏思国的意思走,让谢东海回来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兴风作浪,会不会引起舆论风暴,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大家都是有顾虑的。

“老杜,你怎么看?”苏百成看向杜合盛。

“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旦让谢东海回来,还不承担武莲镇的责任,那舆论会怎么看,民众会怎么想,咱们的压力会不会太大了?”杜合盛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老杜,你注意到如今的发展趋势了么?”

苏百成说的趋势,是整个经济发展趋势,也是不少企业要面对的转变,这个转变不光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发展变革,更是角色上的转换。

不少企业要在牛先生和甜甜小姐姐之间做角色切换,一旦跟不上形势,就会被弃若敝履,那谁还敢对当局抱有信任呢。

没有信任,就没有投资,更别提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人才和资源的外流,一旦开始就堵不住了。

不光是恒发铝业,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企业,贡献了税收,贡献了就业率,还有一系列的革新和gdp,到真的遇到困难了,成了孤立无援的那个,这不是一个健全社会该有的现象。

社会管理,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这是一门学问。要懂得尊重规律,顺应时代发展。

这是魏思国施压的理由之一,对于有问题的企业,尤其是支柱型产业,你们遇到问题一刀切,有没有想过后果?

苏百成当时沉默了,理智的讲,后果是不能承受的,但站在客观的角度看,谢东海死十次都不叫多!

这个事情,省里定了调子,但具体实施的是市里,所以他们决定留点空间,成立个沟通办,到时候给林茵茵安排个位置,还让她参与沟通,充当润滑剂。

要是谢东海不配合,那也好办,他的问题多了,就算是武莲镇的事儿他能糊弄过去,那还有别的呢?

他掌控恒发铝业这么多年,积攒了多少腌臜事,只要拿住了林茵茵,不用他们再费力查下去,证据就够用了!

除了充当“润滑剂”之外,这是林茵茵的第二个作用!

杜合盛思索了片刻道:“书记,沟通办我觉得有必要成立,但咱们不要说针对某个企业,让沟通办成为市里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也是一个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窗口。这个窗口里面,不仅仅是咱们市里对接的部门,还要有企业代表,这样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能更全面的发现问题,你们觉得呢?”

卢茂良点了点头,对于杜合盛的思路还是认可的。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就是包装一下,实际上还是对标恒发铝业的。

“可以。”苏百成点头道。

“那这样,我下来去安排。”卢茂良也觉得这是个路子,便直接下结论了。

成立沟通办对林茵茵来说,无异于意外之喜。

这样就算是谢东海把她边缘化,她也有机会站在权力中心了。

这算是雪中送炭了!

“卢市长,我觉得沟通办是我们各大企业的一盏明灯,更是我们和各个部门沟通的窗口,有了这样的通道,我们就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了。基于现实工作的需要,我个人认为,在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