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办了私塾,不去他那里就读,说不过去。”
说罢,他大踏步回到屋内,踩着地板吧唧响,挑着担子出门挖黄泥巴去了。
“我觉得吧,二郎和三郎,也一并入私塾,反正提纯白糖夜里搞就行,那时候我们三人已经下学回来,有的是时间。”
陈仲达笑着对唐观秀说道。
唐观秀脑袋里一番核算,虽然读书要钱,可是能够识字,不当睁眼瞎,起码会算数,还是值得的。
“嗯,大郎考虑周到,明天你们三人一并跟着去拜见秀才公!”
……
夜里。
大部分村民集中在村口的大樟树下纳凉吹牛逼。
“功德牌坊什么时候立呢,是我们村集资修建吗?”
“快了,一般是官书送达后十日内,便有一个施工队过来选址,大概率是在村口处。不用村里一分钱,都是县里拨款。”
“功德牌坊又不能当饭吃,陈大郎立了这么大功劳,只有一旦粗粮和一匹布,咱们县令大老爷有点抠门!”
“抠门?你可知道这个功德牌坊的意义?”
“不知道。”
“咱们村属于前往桂省官道之上,往来两省之人都会看到这座功德牌坊,要不了几年,陈大郎的口碑便会传扬开来。多年以后,恐怕成为传奇人物!”
老者摸着胡须,抽着旱烟,一双深邃的眼睛看向黑夜的天空。
这种事情他见识过,年轻那会去桂省,有个状元村,立了个牌坊,多年以后,闻名两省地界。
过了一会,他伸手指向陈大仁家的屋子,给大伙说道:“你们看,陈大郎家的上方就有一团乌云,此乃祥瑞,预示着必出风云人物。”
众人沿着他的手指看去,若有所思。
一名十岁娃反驳道:“族老公,你看错啦,那不是乌云,明明是烧柴产生的烟!”
族老公哼了一声,“你个小屁娃,懂根毛,大晚上不出门纳凉,烧什么柴……咦,好像是烧柴,难道他家连夜做白糖?”
众人陷入沉思之中。
“对啦!”其中一人大叫一声。
众人被他吓了一跳,齐刷刷看向他。
此人接着道:“必定是在烧柴做白糖,有了发财的门路,这才将官老爷赏赐的粗粮和粗布分给大伙!”
接着又有人跟着说道:“不得行,全村挨饿,就他家有发财门路,一定要平摊咯!”
“对,得平摊咯!”
族老公拿旱烟长竹筒敲打众人头颅,呵斥道:“想狗屎吃呢?陈大郎从周家拿到配方,是他入赘得来的本事,你们有能耐也去入赘搞技术?分了他家粗粮和粗布也就算了,还想着将他家连锅端?你们还有没有点出息?”
一番话将众后生慑住了,各个垂头丧气。
“这不是闹饥荒饿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