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和李欣心把做好的书包放到铺子里卖,一上午都没有人进来。为了吸引顾客,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李欣心让林小花和她一起背上书包。
找了一家吃饭的人比较多的铺子走了进去,找了一个周围坐满人的位置,李欣心和林小花把书包放到桌子上,有几桌的人注意到了她们。
老板注意到了她们,走过来说:“小花过来了,今天想吃点什么?”
林小花点了一些她们经常吃的吃食,还问了李欣心,“欣心你还吃什么?”
点来点去也就那几样,“小花姐姐点就好了,我吃什么都可以。”
林小花对铺子老板说:“那姐姐我们先点这些。”
老板说:“那你们稍等一下一会就好,有事叫我。”
李欣心特意对林小花说:“小花姐,月娘师傅做的这个书包可真是既方便又好看啊。”
林小花刚刚背了一会也觉得不错,而且在她的心里,她娘的手艺就是好,“是不错。”
吃完饭林小花结完账她们俩又出去走了一会就回去了。
刚开始没什么效果,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夫人问:“听说你们家有什么书包,都拿出来我们看看。”
月娘拿出了所有的样式,那位夫人挑了一个书包给了钱就走了,书包这才一点一点的火了起来。
李欣心又设计了一些动物样式的书包,答应过林小花每个样式都给她留了一个。
很快书包就出现在了学院里几乎是每人手里一个书包。
还有很多走地的商人想要在这里大量的购买,好拿到其他地方去卖。
不过被月娘给拒绝了。
林小花还特意找了一个柜子单独放这些书包。
张铁匠和邱木匠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过来了,李家人早就在铺子里等着了。
带着他们看了一遍回到一楼,李明达说:“一楼放四十张四人和二十张八人的桌子,二楼放二十张八人位的桌子和二十五张十人位的桌子。三楼搭八个十人位的隔间,四楼是五个二十人位的隔间,五楼放三十张十人位的桌子。厨房的话一楼搭十个灶台。”
确定好以后,张铁匠说:“那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就过来开工。”
李老太太看已经这个时候了,“张师傅和邱师傅吃了饭再回去吧。”
王慧说:“是啊两位师傅,也不差这一会了,吃了饭在回去吧。”
邱师傅说:“我就不了,回去准备准备,以后有都是机会吃饭。”
等张铁匠和邱木匠走后李家人关好大门也离开了。
第二天先去了新铺子,王慧打开铺子的门,把钥匙交给自己的婆婆,“爹娘,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我们先去码头了很快就过来。”
李老爷子示意他们快走吧。
等李明达他们从码头上回来的时候张铁匠和邱师傅已经过来开工了,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正在给他们打下手。中午李明达就拉着大家去附近的吃食铺子随便吃点。
几天以后终于要完工了,看着眼前的铺子,李家人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王慧想早一点开业,“我们现在就去购置所有的东西吧,我想尽早开业。”
先去瓷器铺子挑选了二百套餐具,买了十几个盆子,问了一下送货的时间。去猪肉铺子和调料铺子定了一些猪肉和调料告诉了地址和送货的时间交了定金,又去镇上找了家禽贩子,定了一些鸡告诉了地址和送货时间。
今天是李欣心休息的日子,昨天晚上没有回家,今天早上直接就来到了铺子,昨天订的餐具已经送过来了。大家把东西拿到盖好的洗碗间。
李老太太看着这简易的水池子说,“这可真是方便啊。”
李欣心说:“奶奶等咱家盖房子了也这么改。”
李老爷子心想,那他们家的房子在村子里就成了头一份了。
李明达也拉着之前定好的桌椅和锅子拉了回来。
李欣心觉得等哥哥们上学了以后这些人肯定忙不过来,打算在招十个厨师,六个洗菜工,六个改刀,六个刷碗工,二十个跑堂和二十五个在前面点单接待的人,两个账房,写好了职位,人数,工时和待遇,李欣心检查了一下没有任何问题就让人贴到外面。
王慧也告诉两位厨师怎么煎鱼,烤串,做鸡汤火锅,都是老师傅了做了一次就会了。
李欣心和李明达定好了价格。
王慧想起来还没给酒楼起名字,“咱家酒楼叫什么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