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儿子和爹娘生活在一起,小儿子名叫焦永根。
焦贵的家安顿好了,携娘子和儿子到曹家大院,见到林月,焦贵赶紧跪下,焦唐氏和儿子焦永根也跟着跪了下来,焦荷见状,也在林月面前跪下。几个人匍匐在地泣不成声,久久不愿起来,莲儿站在林月身后,见到这个场面,想起自己的身世,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从前世穿越过来的林月从来没有跪过,当然别人也从来没有跪谢过她,而这个年代的人,对有恩的人跪谢,对长辈跪谢,对所有他们认为应该跪谢的人都跪谢,跪谢是这个年代的人最真心的感恩方式。人说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林月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让他们有了安身的地方,使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这是再造父母之恩呀!焦贵全家怎么能不跪谢呢?
林月正色,叫焦贵几人站起来,焦家人这才站起身来,但焦贵嘴里却不停地表达着对林月的千恩万谢。
林月让大家坐下来,焦贵向林月介绍自己的娘子焦唐氏和儿子焦永根。焦唐氏满面愁容,这几天的眼泪就没干过,因为衣物都被烧毁了,身上还穿着因救火而污损的衣裙,儿子焦永根已经举行过加冠礼,头发也束成了成人的发型,焦永根虽然也穿着污损的衣物,却是个身型壮硕的小伙子,轩昂的气质仍然显露无疑。
莲儿端来茶盘,茶盘里放着几个茶碗,她将茶碗轻轻放在每个人面前,来到焦永根面前,莲儿刚把茶碗放下,焦永根局促的站起身来,向莲儿哈腰表示谢意。不知道什么原因,莲儿突然脸一红,把茶碗放在焦永根面前,深深低着头退出了房间。茶碗里的茶是才沏的,茶的香味从茶碗里升腾起来,大家的心情随着茶香的飘逸慢慢平缓下来。
喝了茶,焦唐氏和焦永根先走了,林月将焦贵留下来,与他密谈了半天,将自己准备开小面馆的决定和经营要求以及利益分配全都告诉了焦贵。焦贵是做生意的人,对林月交办的事一点就明,他没想到,林月不仅给他们解决了住的问题,还让自己重操旧业开小面馆,每个月还给报酬,报酬给得还很丰厚。不过,他很疑惑,小面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食,登不得餐饮大雅之堂,吃小面的人一般都是生活比较拮据的老百姓,一碗小面五六文钱,如果只卖小面,别说利润,最多只够焦贵一家的日常开支。有杂货铺这么好的一个铺面,却只卖小面,按照焦贵的想法,感觉这是高射炮打蚊子,太不值得。
林月知道焦贵的担心是出自好意,但她只是笑笑,说你别看小面是个不起眼的小食,我的计划是每碗的价比别人的多卖几文钱,我要卖十文钱一碗,三个月内最高的一天要卖出十万碗面的量。
焦贵像听着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瞪大眼睛看着林月。他粗略计算过,这个小面馆,一天卖三百碗面就是销售的最大量,更别说三个月内最高的一天要卖十万碗。十万碗面呢,别说卖,就是一碗碗的码在面馆里也装不下。别人卖小面,每碗五六文钱,少奶奶卖十文钱,凭什么?难道她是皇后,皇上一声令下,全国人民都来吃面?焦贵不禁腹诽起来,少奶奶是个好人,想做一点事精神也可佳,但少奶奶卖小面的想法和计划怎么会这么不靠谱呢?
焦贵虽然认为少奶奶卖小面的想法不靠谱,但开小面馆的铺面是少奶奶的,开小面馆的银子是少奶奶的,卖小面的生意也是少奶奶做的,少奶奶在焦贵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他除了提出善意的建议而外,只能按照少奶奶的要求义无反顾去做,还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事情做好,用实际行动回报少奶奶的恩情。所以,焦贵就点头,向林月表忠心,说我一定不辜负少奶奶的重托,尽力将小面馆开好,开出成效,达到少奶奶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