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门,就见三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穿着袈裟的人低着头,将道忞国师的腰牌递给了验证的门卫,这块腰牌,是福临特地为道忞制作的,道忞每天拿着这块腰牌在宫中进进出出,很多时候,道忞也是不走午门而是走神武门的,所以,神武门的门卫对这块腰牌很熟悉。
门卫拿过腰牌,正待验看,听见李公公大喝一声,啰嗦什么?快点放行!李公公既是太监的头领之一,又是两朝皇上的贴身太监,李公公的呵斥声,对值守侍卫来说,如雷贯耳。值守侍卫不敢啰嗦,将腰牌还给穿袈裟的人,将三人放了出去。
三人一出神武门,就直奔广济寺。
孝庄还未起床,就得到内务府大臣索浑的紧急禀报,说皇上不见了!贴身太监李公公也不见了。
孝庄大吃一惊,赶紧穿衣起床,与索浑一起,急急忙忙赶到福临寝宫。
福临睡觉的龙榻只有一床没有折叠的锦被,御桌上放着一张写着《罪己诏》的诏书。
太后拿起诏书看了,大骇,她知道福临最近一段时间神思恍惚,一直称病不理朝政,而且嘴里总是念叨着一些听不懂的东西,种种迹象表明,那是福临看破红尘想要出家的节奏。
皇上出家?小说里有人写过,但真实的世界却闻所未闻!
孝庄急得火烧火燎的,如果只是因为她护佑苏麻的行为加剧了福临出家的决心,孝庄愿意当着福临的面处死苏麻,以此换取福临继续做皇上的心,毕竟苏麻再对自己忠心,也没有比失去儿子重要,但福临出家不是因为一时一事,而是诸多问题的累积,这些问题积重难返,皇上离家出走是早晚的事。
孝庄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呼天抢地,而是很快冷静下来,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拿捏不好,就是大清国的劫难。孝庄叫索浑马上封锁消息,通知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马上到慈宁宫议事。
这里省略一万字。
很快,福临的灵堂在乾清宫搭建起来,福临的《罪己诏》在全国颁布,福临的儿子玄烨立为太子为父皇守孝,一切都按照皇上因病驾崩的仪式办理。宫里或民间但凡有议论皇上猝死的事,立马砍头。
福临丧事结束,佟佳氏被册封为孝康章皇后,玄烨因年龄太小,朝中大事由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共同辅佐。
福临的人生这一篇就算翻过去了,林月死了,林月的人生,这一篇也翻过去了。
道忞带着皇上到了广济寺,迅速为福临剃发,福临换上了袈裟,成为他日思夜梦的和尚,金轮和尚。
李公公也跟着剃发,换了太监的服饰,穿上袈裟,也成为和尚,李公公的法号是无根,自此,李公公成为无根和尚。
过了两天,道忞就带着金轮和无根两个和尚出了广济寺,按照道忞的说法,要想成为合格的和尚,就必得磨炼自己,修炼心性,在艰苦的环境中去最大限度的放弃执着心!所以,外出云游是每个和尚的必修课。
三个和尚云游了不到一年时间,回到广济寺时就只有道忞和尚,道忞和尚回到广济寺大病一场,不久就圆寂了,人们在道忞和尚的箱子里发现了福临写的《春梦》,却无人知晓金轮和无根两个和尚的所踪。
后来,刘家村玉兰苑小区开盘,很多人看见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人,带着两个半大年龄的男孩子,在那棵结了四种果子的祥瑞树下,烧香下跪磕头,再对着那片白桦树林拜了又拜。
玄烨继位以后,年号康熙,听说康熙皇帝非常富有,他在内务府存有很多钱,那钱是一个名叫慷熹基金支付的,慷熹基金的名字是康熙年号前就有的,给钱的慷熹与玄烨的康熙有什么关系?这名字怎么会巧合得如此神奇?
另外有人说,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清代皇帝中最推崇汉文化的一个皇帝,康熙为什么会对汉文化情有独钟?坊间就有传言,说康熙皇帝的母亲可能是个汉人。
还有熟知宫廷秘事的人说,康熙皇帝身边有一个神秘人物,这人名叫爱新觉罗.杰璋,比康熙皇帝的年龄大不了几岁,但不仅康熙待他如同亲兄长,以前的佟佳氏,后来的孝康章皇后,待杰璋也如同自己的亲儿子,杰璋的地位无人可及,不少人质疑,这个名叫杰璋的人有来头?
除了这些民间传言而外,社会上也出现一些新景象。比如,礼部每年用十万两银子作为放足宣传和奖励经费,礼部尚书姜祖飞带头响应朝廷号召,不再对孙女缠足,家里所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