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墨去到了一个朴实无华的膳堂,几张木桌子,几把木凳子便是这个膳堂的全貌了。然后颜墨就随便找了个座位落座了,而且这似乎还是一间单独空出来给颜墨的膳堂,因为已经到了饭点了,但是没有其他的人在这里吃饭。
颜墨点了点头,向小和尚致谢。
然后小和尚很快便端来了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几碟子素菜,和一碗糙米饭。这估计是专门给颜墨找的盘子,因为颜墨看到小和尚自己只是拿了一个碗,上面就放着糙米饭和一些菜,却没有用盘子。
颜墨早已从青书那里知晓了吃斋饭时的礼仪,那便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
翻译过来便是吃饭时,要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上的碗,双脚不要交叉或翘起。食物仅是维持生命的因缘,不可挑拣,常思信施来之不易,一边念佛一边受食。
颜墨等到小和尚念完: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悦为食,法喜充满,这句话后才开动。
小和尚坐在颜墨的前方桌子上。
在吃饭的过程中,颜墨看见小和尚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边,其余四指平托碗底。 然后,他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轻柔而利落。
幸好颜墨这些年来被教养得不错,吃饭方面的礼仪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所以这顿饭吃的也不算太过麻烦。
反而,颜墨觉得这顿饭格外的香,非常出乎颜墨的意料。
有番茄炒冻豆腐,土豆炖瓜,梅干菜烧茄子,香椿豆腐。这每一样都完美的保留了食物鲜香的原味,又通过简单的调味,和恰当其分地组合,让颜墨胃口大开。
颜墨不仅清盘了这些菜,虽然菜的份量上不算太多,但是比平日里颜墨吃的要要上一些。而且颜墨甚至还想续上一碗糙米饭,只不过因为实在不太合适,所以颜墨只好作罢。
颜墨打算下次自己再来吃上一次,没有想到这么健康的菜,也能如此味美。
正当颜墨饱餐一顿,终于想起来卫辞的时候,他正在那个放着牌位的房间里,祭奠着自己的下属。
卫辞伸出修长的手指捏住三根香,向着那个牌位拜了拜,便插进了供桌上,那个已经被颜墨插上三根快烧完的香的小香炉里面。
然后他又拿起来了一旁的酒壶,倒了上好的茱萸酒在酒杯里,斟满……
他仍然记得颜墨的哥哥当时和几个战友戏笑着说,将军,世子殿下——您这么有钱,到时候要是哥几个回不去了,一定要给咱们带上上好的酒,让我们在地下也能解解馋。
卫辞当时不置可否,却也是记住了。
虽然现在是在凌云寺里面,没有酒。但是卫辞每次前来,都会自己命人备上一壶好酒来给他们。
他看上去表情很冷,也没有太过繁琐的祭拜方式,外人看来似乎他没有显得很虔诚。
却正是这样的卫辞,每年亲自为他们刻了牌位,每年风雨无阻的来到这里,他拜完之后,便静静地坐在一旁的禅房里,抄经书,然后焚烧殆尽。
一待便是一个下午。
其实卫辞在抄经书的时候也没有想什么,不过是追忆着战场上那群热血保家卫国的男儿们,记得自己曾经为数不多的主动把自己的后辈交给了别人的奇特感受,回忆着当初那群没有任何算计和心眼的英雄,品味着自己人生中极少、极少地遇见没有任何的目的的舍身相救。
一切的一切,都定格在了最后那场最激烈、一盘定胜负的战场上。
尽管皇帝老儿不做人,仅仅给了卫辞远远低于敌方三倍人数的战士、军队,但是凭借着卫辞算无遗漏、决胜千里的智慧战到了这一刻。
卫辞在与将士的努力下,成功杀掉了敌方首领,擒贼先擒王!
卫辞在这场厮杀的快迎来胜利的尾声之时,身后突然一个看上去满身鲜血与伤痕,却让人没有想到其实是倒地装死的战士起身,一剑甩手向卫辞的后脑勺飞去。
卫辞虽然感受到了危险,想要躲开,但是距离实在太近了,卫辞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躲闪不及。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颜墨的哥哥在卫辞的身边,飞扑向那把长剑,结结实实地阻挡住了长剑的去向。
因为长剑已经横穿他的五脏六腑。鲜血淋漓……
卫辞转身看去,发现自己的下属腹部被插了一把长剑,却依然拼命挤出微笑,望着他,在倒地的同时对他说出最后一句话:“将军,我就说我们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