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九月初,章明仪已经不是从前那样对开学无比抵触的小孩了。
但她也还是一边哀叹一边完成法律科普周刊开学特刊的存档,并准备开学第一周的素材整理。
只是除了搜查过往案例外,项目还要赶开学季的热度,趁大一新生刚军训结束时去校图书馆与新生做采访和摄影。
“章明仪?石老师还没来吗?”
章明仪刚到图书馆预约的会议室,唐晋年就背着器材过来了,也跟着简单布置一下房间。
她动作没停继续移桌子,“石老师还在学院开会着,大概要延后十分钟,我们先收拾下东西然后在会议室外面等一下要来采访的同学吧!”
会议室是一张长桌,两边各摆着四五把椅子,这是为了学生进行会议或小组讨论用的安排,并不适合更深入更平和的采访。
章明仪已经艰辛地把长桌挪到了窗边的位置,并布置了一束小捧花,摆上几瓶水还可以放放背包和摄影器材。
唐晋年帮着把外边坐着更舒服点的长条沙发椅搬进来。虽然他负责的是设计工作,但每遇到临时杂缺人手时石湾老师常会喊上他,毕竟是自己班的学生更好商量。
学院里每周开不完的会,石湾背着挎包赶过来时采访的学生已经来了。他们这个下午一共约了四位同学,估摸着45分钟完成一份访谈。
法律科普周刊项目算上指导老师和助教外也只有十一人,为了不让接受采访的同学有心理负担,参与采访的团队人员很少。
主要负责采访的是一位研一的郑学姐,她以前在校记者团工作有采访经历,石湾老师只是一开始与受采访同学介绍法律科普周刊项目并承诺受访人信息保密,而后就离开会议室在图书馆大厅继续工作直到开始下一份采访。
唐晋年则在一开始调试好录像设备后就离开,他纯粹就是来送器材的。
而章明仪记录采访简要,并给学姐做辅助,补充一些遗漏的问题,主要是让她跟跟采访如何进行的。
但章明仪才刚完成第二份采访的简要笔录,正准备修改一下即将面对第三位同学关于电信诈骗的采访问题时,就被石湾叫走了。
“小章同学,麻烦你把这份资料送去给学院楼一下,去221号送给毕耀青院长!”石湾还记得毕院长刚好是章明仪论文写作课的导师,尤其唐晋年又不在他自然就改而使唤章明仪了。
石湾确认打印好的资料齐全后就关了电脑,准备替了章明仪采访简要的工作,“要是没人的话你直接开门进去放桌子上就行,那间办公室是通用的,你送了东西就休息吧!等采访结束了我让小郑把录像发给你们整理。”
章明仪接过资料,“好的,老师辛苦了。”
资料大概八九页,只是石湾才在图书馆自助打印机上打印好,没有订书针固定所以章明仪把资料夹进了笔记本上。
她没想着翻动,只是收起资料时瞥见了眼“开学会议”,图书馆到经济法学学院楼得绕过两个大体育场,正遇上下课的时间,章明仪就在拥挤人群中缓慢行动。
经济法学学院楼前有两排樱花树,现在还是樱花开的季节,所以现在只是光秃秃的树枝。
章明仪只是在刚分好专业开学时来过学院楼开会,平时的专业课程还是安排在大教学楼,好在学院楼不大她才上二楼就见到了大大的标识“221→”。
“咚咚——”
章明仪敲着门,心跳格外急促,除上课外还得和班主任在一个校园项目已经够煎熬的了,何论还得在论文写作周会外来见导师+学院院长!
很好,没人应答!
章明仪松了口气,谨遵石湾老师教诲直接开了门,办公室正对面的长桌上摆了一堆资料,还有丢着几件没拆过的学院文化衫。
东西放得杂乱,章明仪不免觉得这并不是院长真正办公的地方,应该只是石湾所说“通用的”办公室。
可她刚放下资料还拿了边上的一瓶墨水压着资料,就见到办公桌右边的柜子上摆了五六张合照。
章明仪一眼就认出了陆离。
这张照片的陆离虽然仍是短发但鬓角没修理过,还戴上一副银边眼镜,虽然比洛淮旧照上更年长几岁但仍旧是年轻的青年才俊。
原来陆离是在燕京政法学院读的法律。
盛文茵不会说,可就连洛淮给章明仪寄了陆离的笔记也没告诉她这件事。
章明仪不禁靠近,这是陆离与毕耀青院长的合照,背景就是经济法学学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