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越知否当公主 > 第26章 试探

第26章 试探

自从兖王及其一众党羽落马,朝堂上的紧张气息随着时间也慢慢消散,京中的门户也慢慢恢复了日常。

自从邕王兖王之后,官家心中对宗室的忌惮越发的重了,哪怕赵宗全远在贫瘠的禹州,也没有让他放下心来,反而觉得天高皇帝远,若是赵宗全有私心,自己一时间没那么容易察觉。

更何况在太子没有出身之前,赵宗全也做过他的养子,虽然后面被他送了出去,倒是作为帝王,宁杀一千不放过一个。为了江山安稳,太子安稳,赵宗全不得不除。

选在禹州的赵宗全被赵贞以务实上进,办差得力为由,升了职并且准许他回京求职。旁的臣子都以为是官家见赵宗全不参与结党之事,又低调做人,如今出了两王之事,官家杀了不少宗室子弟,为了名声,特意提拔赵宗全。

可天不遂人愿,赵宗全带着儿子回京途中,路遇流寇,不光一身财物被洗劫一空,更是性命都没保住,父子二人双双惨死。

官家大怒,命令甘老将军带着顾廷烨前去缉拿这些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又下令追封赵宗全为恒王,其子为世子,以王爷之礼厚葬,其家眷更是封的封,赏的赏。

世人知道,无不称赞官家仁厚,当属天下仁君之表率。可其中不乏极其聪慧的臣子,虽说官家这事儿做的滴水不漏,可也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出来,官家这是在为太子殿下铺路呢,看来后面还有风浪,办差上朝还是得更勤谨些才是。

最具威胁的几人都已服诛,剩下的一些大多不成气候,只要他们老实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赵贞父子也不是不能容人。

甘老将军与顾廷烨带兵出征一趟,收获颇丰,清除了不少地方的流寇兵乱,甘老将军加上之前的军功得封一个世袭三代的侯爵,而顾廷烨在兖王兵变时立了大功,加上这次功劳,又是太子的心腹,官家准备重赏。

而顾廷烨不要官职,也不要爵位,只求官家赐一道赐婚圣旨,许他婚嫁自由,选一个合心意的大娘子。

赵贞叫他不贪权,心中对他又满意了几分,完全忘了,眼前这个人是他亲口刷下去,要他五十岁在科考的那个人了。

说顾廷烨记恨官家,那可是真没有,普通人都有喜怒哀乐,更何况是这天底下最有权利的人,若是换个脾气差点的君主,他被拖出去杀了都有可能,再说,若非大哥哥算计,他又何至于此,他不怨,也不敢怨。

官家又赐给他一座上好的园子,还有一些精致贵重的首饰,说是给他的聘礼,让他以后求娶姑娘,送给他未来的大娘子。

这就是在给顾廷烨做脸了,太子的心腹重臣,又得官家亲眼相看,朝中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都动了心思。

这位之前的名声是不大好,可如今人家位高权重,又是当今红人,从前的种种只怕是有什么蹊跷不是,这家族斗争,也是极其惨烈,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这就印证了一句话,你没本事的时候,你有理也无理,当你手中的权势足够大,大到让人心动,你的往事都是你的勋章。

至于英国公那已经是封无可封的富贵了,只得补偿在其子张书景身上还有家中女眷身上,张书景升从五品,英国公夫人封正二品诰命夫人。

张书景可是这一批科举人士中第一个晋升的,哪怕是状元郎都还在从六品熬着呢,不过谁让人家有一个好爹,自己又是官家的女婿,都是一家人,自然不吝啬封赏。

这次张家的功劳有目共睹,哪怕是宰府大相公也找不到话去反驳,更何况如今太子殿下越发有明君之风,官家底气十足,手段也越发凌厉,为官做宰的那个不是人精,自然不会再这种小事上与官家为难。

从前赵贞所谓的“仁”,其一是因为当时的刘太后不愿意放权,为了得到朝臣的支持,仁义也是一种拉拢手段。

其二是子嗣,一个没有男丁继承人的皇帝,是会让人诟病的,为了自己的名声,所以不得不仁。

可他是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如今手握大权,太子聪慧,如何又能在甘心被朝臣左右,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这句话可不是说笑。

顾廷烨有一个意中人,那就是盛家六姑娘,之前他几次救她于危难中,他深知这个姑娘的不易,还有深埋在心中的聪慧与不甘,这样有胆识,有能力的女子,他心甘情愿为她折服。

这盛京,他极少数欣赏的女子,公主殿下自不必多说,那是女中诸葛般的存在,他虽心悦明兰,也不能说明兰比公主优秀,别说盛京,这整个天下,也难再找出第二个公主般的女子。

对于公主这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