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都可以从中去得到解脱。我们这颗心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和它沟通的。当我们的这颗心,它能和宇宙对接,和万物去沟通,和光去相融的时候,我们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就像心中有一盏灯,心灯一点亮,它照亮了自己,它还能去照亮别人。因为他的心明亮了,他的眼睛也光亮了。他没有被那片小树叶挡住眼睛,他能看到外面清清楚楚的。
哄自己内心里的小猴子前,先讲一个关于印盛法师的小故事。印盛法师曾经是跨国公司高管,后来因为一个梦与她的师父结缘,成为佛门泰斗的弟子。那关于crazy?monkey的这部分文字,有一部分内容便是印盛法师所言,非常精彩。她入佛门时,是因为一个梦,清清楚楚的梦见了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她的师父———上本下焕恩师上人。印盛法师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对印盛法师说:“一定要去阿弥陀佛那里。去得了也要去,去不了也要去,非去不可。”印盛法师告假离开要走的时候,她的师父又跟她说:“要常回家看看。”从此印盛法师对回家有了新的认识:远离家的人,他就像放飞的风筝,无论她是在职场上的女性,还是在外的游子,他的那颗心就像风筝的那条线,牵挂着回家。非去不可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大家心灵的净土,共同的家园。印盛法师是因为一个梦入了佛门,她又是因为一句话,入了空门。恩师上人曾经对印盛法师说:“佛教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印盛法师便剃度出家了。人们常常都在得和舍当中,在选择。她出家,有人就问:“你是不是遇到什么挫折?”印盛法师回答:“你看我像吗?我还是那么快乐。不是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佛教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真的就这么简单的剃度出家了。”那么她出家以后,在她人生的过程当中,她体会到了很多很多,和以前很多都不一样了。因为她的心有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出家以后,恩师上人又要印盛法师再去读一个博士。印盛法师用五年的时间学了佛学、佛教艺术、佛教国际传播、佛教教育管理。当她拿着学位高高兴兴的到师父的身边时,特别希望师父很欢喜很高兴赞她一句。因为不容易啊,五年的时间。可是印盛法师的师父棒喝了她一句话:“博士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这一句话,让印盛法师突然一下子眼泪唰唰的流。她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两分钟的时间。两分钟,她就明白了果位比学位重要。
学位,大家知道是从学士、硕士到博士。那么佛家的果位,是阿罗汉、菩萨和佛。比方说我们拿到了最高的学位,你的生命,你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拿到了佛家的果位,那是无量寿。所以说:果位比学位重要。那么有了果位,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就要去修行,要去克服心中那个crazy?monkey。那么我们在职场上的女性,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工作,忙忙碌碌,从这飞到那,从那又回到这。你跑得越远,飞得越高,但是你的心也会越来越远了吗?想过了吗?所以说我们要让当下的这颗心安安静静的,就像那个crazy?monkey一样,和它交朋友,让它就坐在你的身旁,和你一起meditation(冥想),它也可以和你一起w(工作)。
那如何让心回到这个原点,让这个心回到平静?有什么方法?印盛法师是一个无书法功底的人,她如何又成为中国的佛教艺术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国际书象学社结了缘。因为相由心生,书为心画。她进入了这个国际书象学社,干什么?就画线条。过程当中,印盛法师体会到:“我们可以聆听线条的声音,你们觉得那一条线它有声音吗?其实它真的是有声音的。”当你的心静的时候,你真的能听到:线条里淌出大山的溪水。印盛法师觉得在画线条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点去优雅的散步。其实它也是一种修行。当你的意、气、笔合一的时候,这条线,它会迸出光芒来的。那么在书象的这个艺术创作当中,就犹如禅定的境界:非想非非想。犹如书象的天地,似书非书,似像非像。所有的笔耕,它的创作其实就是一种禅定。所有展出的作品,它都记录了打开心门,释放线条的点滴修行。印盛法师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为她的师父恩师上人去建云海之塔。为什么?因为她感恩:“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慧命就是师父给的。”
写于2024年6月15日?甲辰年五月初十
大二时期的小钰,经常为了安静的完成一些手绘或电脑制图的作业,拿起各种工具,前往其他系的公共教室,独自一人待在那里,一坐便是一天。同寝室的同学经常找不到她,每次小钰回来时,她们都会好奇的询问。小钰倒不是讨厌大家,她原本就是一个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