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内距离光华门不远的某处居民区,因为打仗,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害怕战火会波及自身,早就收拾好细软跑没影了,只剩下一些跑不动也不想跑的老南京留在此地,鉴于位置不错、交通便利、方便支援前线等原因,被退下来的517团征收为部队临时驻地,伤员安置士兵休整。
伤员被师里统一安排到后方的医院,517团的刘团座看着手里白天团参谋送来人员装备损失统计报告,纸上那一条条拉阿伯数字显得是那么的刺眼,扎的刘团座心里像吃了黄连那般苦闷。
自己堂堂一个的主力团,中央政府的精锐部队,只是一个白天就变成这个样子!?
回想起白天城墙内外那炮火连天、震天撼地的末日景象,哪怕刘团长这样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身体也不由得抖了一抖。
集中使用大规模炮群攻城洗地,这在亚洲战场上虽说不算头一遭,但绝不多见,以前军阀混战时,各家也投入过火炮参战,但充其量也就几门炮几百发炮弹而已,原本以为淞沪会战鬼子的炮火强度已经够夸张了,谁曾想这回又被同一个对手刷新了认知。
见多识广的团座大人尚且如此,就更别提下面白天活着回来的士兵了,那一个个全都是惊慌失措、惊魂未定的模样,原德械师的老兵还好,虽然心慌但能及时调整过来,可那些新兵就不好说了,这些人前段时间还是南京周边的老百姓,大部分拿枪不到一个月,头一次上阵就遭遇到这么大的场面,难免不会被敌人吓得心态崩溃,刚撤入城中那会,丢枪跑路、哭着闹着要退出军伍的人比比皆是,好在下属军官得力,剩下的老兵也能暂时压得住阵,刘团座自己又及时赶到做了收拢,这才稳住了局面,这才没有造成大乱子。
刘团座知道这不能怪手下的士兵失态,新兵头一次上阵被枪炮声吓破胆,搞出洋相很正常,从新到老都是这么过来的。
尤其是自己的士兵已经表现很好了,不到一个月的军事训练,面对鬼子这样的火力强度,能坚持到下达撤退命令后才乱很不错啦,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一想起鬼子的火炮,刘团座就难受的牙疼,刺挠的人寝食难安,大晚上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烦躁的嘬牙花子。
虽说师部明确告知他上面已经从别的部队抽调人手,在外又组织了一些新兵,用于补充进他的队伍供他恢复战力,可刘团座清楚,不搞掉鬼子的火炮,补充再多人进来也没用,南京城的城墙虽然坚固,但总被轰也撑不了几天。
“不行,必须打掉日军的火炮,这样南京才有希望守住。”
刘团座眼神一凝,他想到了上海攻防战那时自己团派敢死队成功端掉小鬼子火炮的行动,这让他十分露脸,甚至委员长后来还特意褒奖了他。
他想再来一次。
可惜,现在不比上海那会,那时自己兵强马壮,物资丰富,身后有无数兄弟部队撑腰,掌握主动权,局面对己方有利。
现在呢,日军围困南京城,局势不利而且517团还刚经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战,能战之人只剩下一个营,恐怕抽不出精干人员执行这个任务,想要干成这件事恐怕要师里搭把手才行,正好上次执行突袭任务的人员都在师座身边当警卫。
想来有着经验老手在,计划的成功率会提升不少。
说干就干,刘团座叫来副团长拜托他盯着部队,自己带着警卫火速面见师长王敬久,陈述自己的计划。
八十七师王师长听完自己属下的计划,第一个想法就是不靠谱,天还没黑之前他特地登高望远侦察敌情,发现日军已经把光华门外围的水泄不通了,即使是天黑小股部队也很难通过去,而且日军的后续是个什么章程谁也不知道?在如此敌情不明的环境下执行这种任务,简直跟派人送死没区别。
但转念一想,战局现在的情况虽然和淞沪前期有差别,但自己的警卫之前一样是在危机重重、孤立无援的环境下成功完成了任务,而现在是在南京,是党国的京畿附近作战,自己的人对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比上海了解多了,操作好的话未必完全没有机会。
虽然这样凶险的行动大概率不会有结果,但万一成功了呢,那可是能占大便宜的,哪怕只毁掉鬼子几门炮,对后续作战都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反正就算失败了也只是一点人手上的损失,可惜但不心疼,试一试也无妨嘛。
于是,王师长被说动了,马上召集师里的作战参谋和团一级的军官过来商讨行动的计划和可行性。
深夜,517团临时驻地某个宽阔的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