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
一则公告的出现。
令整个大唐百姓沸腾。
“今朝廷颁诏。”
“以县为区,于大唐全境设书馆。”
“馆中有《浩然正气诀》《万物韵律》二书,许百姓无偿览阅、抄录。”
某个偏僻的县城。
布告栏旁边。
一穷酸书生,摇头晃脑的念着上面的通报。
“那书生,浩然正气诀是什么?”
“万物韵律又是什么?”
书生答道:“这上面说,修炼浩然正气诀,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
“至于那万物韵律,是阐述天地万物的道理。”
....
听着书生的话语。
在众围观百姓这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哇呀呀,如此神术,竟然给吾等泥腿子免费看?”
“陛下圣明。”
“悲也,辈也,吾大字不识,便是免费,却也认不得啊~”
有一位老农呜咽哭泣。
然而。
却听那书生道:
“那老伯莫泣,这通告上说,晌午过后,即可去衙门东侧,免费学识字。”
“还说要雇书生,给乡亲们念诵神书勒~”
此言一出。
众人大惊。
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当天下午。
无数老农,早早的干完农活,便来到衙门旁边的大院。
这个时代。
几乎没有娱乐方式。
吃不饱饭时,会选择躺平不动,以减少消耗。
可自从杂交水稻出现后。
大唐百姓便再无饥饿苦恼。
自然。
吃饱了就没事儿干。
只能造人度日。
现在。
对于老百姓来说,却多了个选择。
那便是去朝廷举办的‘成人书院’,识字练功。
不说能练得多么厉害,能够强身健体,百病不生,也是极为不错的嘛。
....
为了更快的普及教育。
甚至。
李世民罕见的干涉朝政。
将史部官吏任命,与当地的教育识字率挂钩。
他也不担心弄虚作假。
哪个官员若是诺虚作假,《昌盛文道》功法的反噬,可比大唐律法还要严苛。
....
就这般。
在大唐帝国这座庞大机器的运转下。
很快。
《浩然正气诀》《万物韵律》两本书,在大唐境内遍地开花。
其中。
最感动的群体,当属‘匠人’们了。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自家陛下,竟然写了一本这样神书,对于他们这些匠人来说,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
时间缓缓流逝。
两年半,悄然而过。
这段时间里。
大唐的国力,可谓是蒸蒸日上。
商业繁荣,税收源源不绝,百姓富裕,朝廷也富裕。
长安城。
郊外的一处狩猎场。
李世民携太子李承乾,以及众多文臣武将,在狩猎场进行秋猎活动。
一路上。
收获颇丰。
只是。
李世民却眉头紧皱。
他时而眺望远处河流,时而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
“父皇,您怎么了?”李承乾疑惑。
“陛下!”
“陛下!”
这个时候。
程咬金,长孙无忌等人,骑着高头大马,手上抓着一只麋鹿走了过来。
众人见李世民愁眉,纷纷开口询问。
见状。
李世民指了指面前。
众人看去。
只见一条干涸的河流,出现在眼前。
随后。
便听到李世民开口说道:
“此溪乃泾河之流,从不曾断流过,更别提干涸。”
说着。
李世民用手指了指天上。
指着那炽热的太阳,言道:“那太阳高挂,已有两月滴雨未下!”
“若是继续下去....”
“这小溪干涸不要紧,若是农田也跟着干涸,那这一季的秋收...可就难呐!”
此言一出。
众人陷入沉思。
希望别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