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等人,诸葛亮轻摇羽扇,面带笑意,语气轻松:“主公此事先不急,探子回报,曹操刚回襄阳,还在处理荆州半境以内之事。
其次,曹操的水军,为降将蔡瑁、张允二人操练。因此我等还有时间议事。另外就是曹操自北而来的兵马,来到南方,多半会水土不服,这也是我们商议对策的机会。”
闻听此言,杨翦看向诸葛亮,不愧是卧龙先生。
刘备等人也恍然大悟,对啊,曹操的北方兵马来到南方定然会水土不服,这样一来,他们还有时间商议对策。
“既如此,叛将文聘,还需尽早处置。”杨翦拱手提醒
“言策所言极是。”刘备说完,目光看向府外:“来人,将关押于牢房内的叛军之将文聘,带上来听候发落。”
“诺!”
随着外面的士卒应诺,以防万一。
刘备又让傅士仁、周仓前去看着文聘。
很快…
全身上下被绳索牢牢绑住的文聘,一脸不服气的被押入江夏府。与此同时,周仓与傅士仁,分别在左右两边,用双手死死扣着文聘的左右肩膀,以防止他在府内撒野。
就在这时,文聘忽然左右摆动身体,试图甩开周仓与傅士仁。
“大胆文聘,来了这里还不老实!”
武将一列,陈到目光微寒,右手食指指着文聘喝道。
“哼!尔等要杀就来,何必废话!”
文聘见有人竟敢吼他,顿时脾气就上来了,朝陈到大喝一声。
闻文聘之言,府内的关羽、张飞,将各自的虎眸同时瞪向文聘。陈到及其他将领也都一脸愤愤的望着文聘。
反观刘备、诸葛亮及其他文士,皆心性沉稳,面色不变。
而这时,本就出列,站在府内中央位置的杨翦慢慢转过身,一双明亮的眼眸紧盯文聘:“好一个视死如归的叛将文聘!哼!你可还记得自己是荆襄大将?你可还记得大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景升公?你可还记得琦公子?你可还记得荆襄万万百姓乎!!”
随着杨翦最后一句话说完。
本就被在场武将注视,感到浑身不自在的文聘,再也没了刚刚的反抗之心,而是无力的低下头去,对于刘表与刘琦,就是荆襄的百姓,他的确都有愧。
诸葛亮这时轻抚羽扇,也慢慢的转过身,望向文聘。
刘备同府内众人,也望向文聘,刚刚言策的三言两语,就将你文聘给制服了?!不是,刚刚的傲慢狂妄呢?
“使君,我文聘愧对先主,愧对琦公子,也愧对荆襄之民,请使君赐我一死,再相告曹丞相,我是被处决而亡。”
文聘带着苦相看向刘备,口中发出了哽咽愧疚之音。
刘备同府内众人疑惑的看向文聘,死就死吧。
为何还要告知曹操?难道曹操还会给他收尸不成?
不是,曹操啥时候这么好心了?!
唯有诸葛亮与杨翦看着一脸苦闷相的文聘,心中猜测:
杨翦:〖难不成这文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诸葛亮:〖或许是迫不得已,对了,文聘貌似是南阳宛人,莫非是顾及家人,才选择与蔡瑁、张允为伍?!〗
“文聘将军,你为何要我将你的死讯告知曹操呢?”终于,主位上,面带疑惑的刘备,将众人心中的疑惑,给问了出来。
“使君,实不相瞒,聘乃是南阳宛人,若非妻儿老小被困于此地,聘又岂会甘心降曹,奈何身不由己啊,所以聘才会如此说。”
文聘用着一脸苦闷相,将自己的后顾之忧,讲给了在场众人听。
闻听此言,刘备及其众人才明白文聘投降曹操的原因。
杨翦与诸葛亮心中对于自己的猜测,暗暗点头:
杨翦:〖果然有难言之隐。〗
诸葛亮:〖还真是顾及家人安危。〗
“文聘将军,你心中可还有刘氏?”就在这时,刘备问出此言。
“自然,聘乃先主提拔,心中岂会无刘氏?”文聘果断回答。
闻听此言,府内众人都在暗暗猜测话中真假。
杨翦更是紧盯文聘,他投曹半月都没到,心中对于先主刘表的愧疚,还未彻底的消散,看来要在文聘的家人身上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