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驸马上朝
徐达不愧是徐达,听裴安河问起云南的事,当即便想到了和这种案子有关系。
“你是怀疑进京作乱的那几个蛊师,是大理段氏来的那些人?”
裴安河说道。
“倒是也未必,天下蛊师那么多人,也未必是大理段氏的人。”
“只是晚辈觉得有这个可能,毕竟这些人实在和那些走江湖的不大一样,也或许是那老者只是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这才决定留下,没准是想让自己的衣钵传承下去。”
针灸完毕之后,徐达从床上坐起来。
“要是想知道是不是云南那批人干的其实也简单,给沐英去一封信就行了。”
裴安河一听倒也是个好办法,可是他和西平侯也不熟啊。
“我之前从未见过沐将军,贸然去信的话只怕有所不妥。”
徐达笑了笑。
“自然不是叫你去信,是我来给他去信,怎么说我也是他的长辈,他也得叫我一声叔叔。”
“由我来给他写封信不就行了?”
裴安河正有此意,闻言拱了拱手。
“既如此,那就有老徐叔叔了。”
徐达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裴安河。
……
裴安河查清了吕大人和欧阳伦死亡的案件,自然也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同时也为老朱寻了一条可以与文武百官周旋的空间。
前一天晚上裴安河接到了来自宫中的消息,皇上要裴安和明日去上朝,他现在的官职是大理寺卿,上朝合情合理。
自大明开国以来,能上朝的驸马还是就裴安河一个,这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裴安河穿上了大理寺卿的四品官服,悠哉悠哉地行走在奉天殿外。
唐胜宗搀扶着李善长走在前面,回头看了一眼远远走在后面的裴安河,低声说道。
“老相国,裴安河上朝了,这一次还是叫他给查出来了,咱们的计划只怕是要落空了。”
“皇上那边也顺势解散了御史台组建了都察院,竟然把刘基的二儿子给搞过来了,还出任左都御史。”
“很明显陛下这是在找制衡我们的力量,老相国,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李善长一边走着一边说道。
“胜宗啊,你还是那么沉不住气。”
“陛下到底还是陛下,果然是人君人主,不仅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御史台的攻势,而且还趁机组建了都察院,都察院内的言官们要相比御史台的言官们更年轻也更激进,更听皇上的话。”
“至于栽赃陷害裴安河那桩事,我们或许一开始就想错了,只以为是裴安河虽然是神医,可到底隔行如隔山,这用蛊的和用医的怎么可能相同?”
“不过你也别忘了,御史台还死了个御史大夫洪清。”
唐胜宗不解的问道。
“老相国,裴安河都已经查明白了,欧阳伦的死和他没关系。”
“洪大人是为了欧阳伦的死和裁撤锦衣卫这才进谏的,进谏不成反而还没了官职,他这才心灰意冷,回去自缢的,和裴安河有什么关系?”
李善长笑了笑。
“你啊还得练啊。”
“谁说洪大人是为了欧阳伦才进谏的?人家心怀的是朝廷,人家是为了裁撤锦衣卫才进谏的。”
“虽说吕大人是被人下了蛊,但他怕的可不是什么虫子,他怕的是神出鬼没的锦衣卫。”
“我们要咬死这件事不松口,一直和陛下耗下去。”
“陛下到时候要想保住锦衣卫,就得让裴安河离京,要想保住裴安河就得裁撤锦衣卫。”
“御史台一下子少了那么多官员,现在那些御史言官都等着求个公道呢?这几日他们不断的上奏,可被以剥夺官身为理由挡在了宫门外。”
“这帮人现在整天寻死觅活,他们若真效仿洪清个个上吊,只怕就算是皇上这种不在乎名声的帝王,也得小心掂量。”
“总不能真断了天下读书人上进的心吧。”
唐胜宗明白了。
“明白了,下官明白了,皇上可以不在乎名声,可是这朝廷他得有人干活。”
“得罪了文武百官事小,可若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这事就大了。”
李善长嗯了一声,缓缓走上台阶。
正在这时,李善长看到了台阶上站着一个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天德,你怎么上朝了?”
徐达哈哈一笑缓缓走下台阶,来到了李善长身旁,眼神示意唐胜宗可以先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