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印子王 > 第30章 三十万大军来袭?

第30章 三十万大军来袭?

,一日时间,足够我调集十万援军,于中条山中伏击敌寇侧翼。”

“因此,叫太子放心撤出中条山,让敌军进入中条山。”

“过境中条山,必经狭窄的大阳桥,援军将于大阳桥发起侧翼突袭。”

有了准话,斥候的脸终于放晴。

他匆匆激动行礼后,便策马带话而去。

而郭连城目送他消失在视线中后,才在心里叹息一声——

一日功夫,怎么可能调集十万援军。

不过是给太子个主动出击的底气罢了。

收起思绪,郭连城立即召来五十名随行。

掐算时间,中条山“失守”,应是入夜之前,他必须立刻动身出发了。

五十驾马车刚来到东都没几天,就又匆匆上路,沿着此前过来时轧出来的车辙,二度前往夏郡。

……

夏郡本就不是城防重点郡城,单薄的城楼遭遇着熟悉但猛烈的火攻。

城内的一万太子亲军,时隔仅半年,便又陷入不长记性的重蹈覆辙的火攻围困。

斥候沿路回军营时,特意行经陕州,走大阳桥向北回夏郡。

大阳桥两侧高耸着中条山群山,形成一道通达的山谷。

山谷宽约二十丈,三十万大军可以轻松畅通,只需半日,便能轻松放行三十万大军过境。

这一点让斥候满心忧虑,既担忧十万援军不足以形成侧翼突袭之势。

又担忧太子放行太快,使十万援军来到之时,遇到的恰好是敌军的前部主力。

总之在战场,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有一丝差池,都将影响全局战果。

不过他的担忧完全是多余,郭连城根本没可能募集十万援军过来。

“怎么样了!”

太子等的焦虑,城外的喊杀声已绵延半日,震耳欲聋。

瞧见斥候急速归来,他赶忙上前急促问道。

斥候将消息原本传达,生怕疏漏了一个字,都会使口信产生致命误差。

“才十万援军?且还要本帅弃守夏郡?”

夏郡对李适而言,早已是防线的最后底线。

因为夏郡归属河东道边境,往南不足五十里,就是都畿道了。

好不容易才肃清整个都畿道,他很担心退出夏郡后,都畿道过往数年的战乱,又再度卷土重来。

“殿下,实在是没时间耽搁了。”

“再不撤军,待敌军攻破夏郡城楼,我唐军便要陷入重重包围,届时想撤也撤不走了!”

李适紧咬牙关,他甚至丝毫没有担忧自己会于凶险征战中丢掉小命。

担忧的还是贪心固守的都畿道。

“各部将听令,陆续南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