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需要我回京,与他合力重肃朝堂。”
“那么被重肃的,就是现任的一众朝臣……”
“也就是说……”
“若我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回京,那么阿父就无法肃清他们。”
“他们就能继续在朝中肆无忌惮……”
“明白了!明白了!”
李适如梦初醒般,转而拉着郭连城快步往灵宝郡回退。
同时还三步一回头的看着围堵着官道的那群人。
“恩公!这些人!是朝臣故意派过来堵路的!”
“我说呢,我还奇怪他们看到储君鱼符时,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原来堵的就是本帅!”
“真是大胆!”
李适顿时气怒起来。
郭连城懒得搭理他,而李适见他不说话,又茫然惶惑的不知所措起来:
“走潼关回京是最快的路,路被堵了,怎么回京啊?”
“恩公?您说话呀?”
郭连城没精打采,更没兴趣的随意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跟这些被派来堵路的人纠缠,只会浪费时间。”
“还能怎么办,绕路走呗,绕路是最快的方式了。”
“不过绕路估计也不太行得通,长安下辖的二十三郡,估计也跟潼关郡差不多,都安排了人在堵路。”
“急也没用,还是先吃饭吧。”
郭连城并没把被堵路的事儿当回事。
李适一脸的无语和烦躁,他掏出怀中舆图,查看绕行该怎么走。
往北是河东道,走不了。
往南就是绕行商州,得绕好大一圈。
李适被烦的很想吱哇乱叫,以发泄心里的郁闷。
战场上多快意啊,带兵驰骋沙场,策着战马来回穿梭。
朝堂的这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光是想想都叫人烦的不行。
查看舆图寻出路间,李适的余光不经意瞥见,恩公已经跃上马背,似乎要跟自己分道扬镳了?
“恩公?您去哪?”李适赶忙开腔阻拦。
郭连城悠悠的整理衣襟,不慌不忙道:
“本员外乃是两道总督,还能去哪儿,自然是回洛阳。”
不等李适急忙开腔阻拦,他又继续说道:
“本员外的装修大队正在忙碌装修东都行宫的事儿,估计已来往长安不少回了。”
“你设法前往永乐郡,在洛河边等着,记得乔装成劳工,本员外叫装修大队去洛河边,顺带把你捎上。”
“……”
不等李适表态乐意或不乐意,郭连城的马儿已经疾奔起来,连顿饭都没打算陪李适一起吃,就撂下他,独自策马而去。
……
洛阳。
阔别东都近一个月,洛阳在崔灵杞的主持下,已然模样大变。
只不过东都不像西都那般,全部拆除了重建,只是基于原本的一百三十坊的框架,重新修缮。
因东都于隋唐时便是穷极壮丽,所以哪怕是被战乱毁坏了,也能窥见旧时的繁华轮廓。
“员外,您可算回来了!”
洞开的东都行宫宫门外,已挂上“总督府”的金漆牌匾。
崔灵杞派了五千人,将规模浩大的行宫里里外外都收拾了几遍。
光是这件事,就让五千人忙活了半个多月,也才只是初步恢复干净整洁。
十余处御花园,以及圆璧城的破败都还没来及修缮。
要想将整个东都都修缮好,需要至少五万人一起忙活至少两个月。
要知当年隋朝大业年间时,兴建东都可是耗费了数百万力役,忙活了大半年。
每年还要征用数十万力役陆续兴建、修缮、维护。
在南门门口招募劳工的崔灵杞,看到郭连城来了,匆匆起身跟他打招呼,并告知他东都收拾的大概进展。
郭连城一边听,一边看着流通于南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