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印子王 > 第64章 墙头草秘密倒戈

第64章 墙头草秘密倒戈

“绫儿怎么可能入你的总督幕府?”

“她可是你的君呀!”

李豫接受不了的想法太多了,君乃臣长之外,眼前更不能接受女子为领兵。

这成何体统嘛。

他勾勒的大唐宏图里,可不存在这种情况。

“绫儿还小不懂事,她就是好奇在贪玩而已,朕不会让她去做危险之事的。”

“更不可能容许她混杂于军中,东奔西跑,又辛苦又危险。”

“不行不行不行。”

郭连城心知,李豫的想法不转变,是因为没看到实际结果。

这个问题可以有耐心些,以长远的目光等一等再说。

心思一转,郭连城开腔说道:

“东都的百姓因为你的到来而心有忐忑,忐忑你的到来会带来祸患。”

“这不,城外的动静,更在百姓心里增添了这份担忧。”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能太平过日子就行。”

“若大唐连这点儿小要求都做不到,某天某个叛贼宣称自立新国,给百姓看到了更好的生存土壤。”

“那时候,大唐又该怎么办?”

“现在可不是你将目光集中于军营的时候,而是该去想想如何安抚百姓。”

李豫的忧虑被郭连城的话勾起。

是啊,百姓……

“可是该怎么办呢。”李豫又开始苦恼。

“整个东都人口不过一二百万,以户而言就是六十万户,每户的男丁都要履行徭役,剩下的都是妇孺孩童。”

“国策命令百姓必须服从天子,但你这个天子的国策若能给百姓新的出路,这才是有效的国策。”

理论李豫能听懂,但无法从理论上去推想出实际的:

“恩公继续说?比如呢?”

“缺钱,就让百姓去替你挣钱,百姓挣钱了,你才能收来钱。”

“于你仍实控之地推行家主令,或能一解你现在无权无钱的困境。”

郭连城把家主的推想,详细给李豫说道了一通。

以设定的惩罚,倒逼女子承担更多责任,责任使养家的女子找到并走出更多出路。

只要结果显示,无人受到惩罚,百姓有了出路,就也有了更好的生活。

李豫恍然的听着,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以前他一向以为政令就是政令,出台政令的时候,只有出台者认为政令是为百姓好、为国好。

从来没想过政令虽是命令,但也能以提供出路的形式来下达。

“甚好,甚好,恩公的提议精妙绝伦!”

李豫被打开了一条思路,眼前也再顾不上什么府兵、什么女子领兵。

当即就小跑着回自己的务公殿去,起草将于两道先行推行的家主令。

而郭连城也意识到了个事儿。

为什么古典时代的百姓统计单位是户而不是人。

户则有男,在当权者眼里,男才有用吧。

若家主令能推行,以后人口统计时,就将以人为统计单位。

因为女子的巨大作用也被当权者看到了。

……

李适和不足五十员的保镖,一直守在城楼上。

而行宫里,两天了也没来任何援兵。

城外却阵仗浩大,元载和鱼朝恩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就这么待着数万兵力,僵持于城外。

郭连城知道这两个货色没有篡朝的胆量,但李适可不知道。

以前长安被叛臣带兵杀来多次,可不就是因为那些叛贼有弑君篡朝的野心。

他们想抢的可不是实据地盘,而是君主的名号,意图立国、将李唐取而代之。

总之这年头的君,是高危职业,想弑君的人实在太多。

幸好朝中老臣,做臣做惯了,才没弑君的野心。

……

元载此次带兵过来,满朝文武也来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