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都城前的官道上,一行归家心切的人背着大包拎着小包,疲惫的神色挂在脸上,一想到家中老少嘴角又止不住的微笑。
他们就是那一批背井离乡去远方谋生计的年轻人。
大麟讲究孝道,每年两次团圆尽孝是必然的,一次是中秋佳节,另一次就是春节了。
麟都街头,一批货郎卖着应时节的货物,月饼,桂花酒。
这些都是货郎自家酿制的,喝一口吃一口,虽然不如宫里的那般软糯香甜,但民间的味道却实实在在。
李辞遥尝遍麟都好几条街货郎贩卖的桂花酒,选择口感他觉得最好的一家,将酒葫芦装满。
桂花酒绵柔细甜,没有过于浓烈的酒味,更多的是舒缓心情,温养舌喉的舒适感,这可比麒麟酿好喝的不止半点。
回到麟都这些天,李辞遥除了躲在小院里看书,其他时间将麟都各个地方都逛的差不多了,作为应天府的少府主,在应天府最忙的时候偷闲逍遥,林镇北切连说道都没有,这都归功于李辞遥的替代品,陈紫豪。
此时的陈紫豪手里捏着一沓告示,挨家挨户的传达,他提溜着脑袋一抬眼正巧看见李辞遥,大喊道:“李兄!”
李辞遥赶忙放下手中的酒葫芦别在腰间,他一跃跳入一条深巷中,等到陈紫豪跑到巷口时,哪里还有少年的身影。
等到陈紫豪离去后,李辞遥才敢从一堆箩筐里站起身,拍去身上的灰尘他转身走入麟都最繁华的街道,锦绣大街。
锦绣大街东段链接麟都城门,西段链接麟都皇城城门,街长十丈,来往行人马车川流不息,麟都最辉煌的几家酒楼,书馆,青院都开在这条街上。
一位显眼的白袍书生站在与皇城齐高的茶楼前,左顾右盼好像在等人,李辞遥恰巧路过时,白袍书生伸手将少年拦住。
李辞遥正奇怪时,白袍书生行了一个官礼,用生硬的大麟官语说道:“这么突然拦下少府主,是在下有事与少府主详谈,不知可否赏脸一叙。”白袍书生指了指身后的茶楼,看样子是已经定好了位置。
看着书生清秀无瑕的脸庞,李辞遥不好意思推脱,便跟着白袍书生走进茶楼。
又是二楼最西边的窗子,白袍书生那一套茶具平整放在桌上,微微热气从茶具上飘散,看样子是刚烫过。
如果说每一行最博学最精通的人可以被称之为先生,那李辞遥面前的白袍书生足以被称为先生。
他的一举一动毫不拖泥带水,茶艺展现的淋漓尽致,仅仅倒茶这一个动作就使人赏心悦目。
白袍书生摆出一个请的动作,说道:“听说少府主是张允笙的儿时兄弟。”
李辞遥端起茶杯,淡淡茶香在鼻尖萦绕,少年点了点头。
白袍书生继续道:“张允笙初来麟都时就向我买了情报,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但确实帮到了他。”
茶杯已空,茶香在嘴中绽放,李辞遥说道:“你想说什么?让我买情报吗?”
这位茶艺登峰造极的先生又为李辞遥续上一杯,他没有说话,转头看向窗外的锦绣大街。
二楼最西边的窗子是正好能看见锦绣大街通向皇城城门的街面,要是再上几层楼,或许连皇城内部都能够一览无遗。
街上,归家的男子女子隐入街巷,唯有两个气度不凡的男女站在街头,仔细扫视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男的身穿黑色长袍,微卷的长发盖住半张侧脸,鹰眼横眉,绝非等闲之辈。
他身旁女子,身着纱织衣裙,细柳般的腰若隐若现,再往下些看去,没有衣裙遮盖的长腿胖瘦均匀,粉白若春日樱花。
女子仿佛感觉到了茶楼二层李辞遥的目光,一双狐狸似的眉眼瞪向少年所在方向。
这一眼没有怪罪的意思,更多是挑拨的意味,拿捏不住的李辞遥撇过头看向白生,后者捧着茶杯嘻嘻一笑:“他们不是本地人。”
“什么意思?”李辞遥不解的看着面前的白袍书生。
白生看着窗外,说道:“中秋佳节倍思亲,这可是芸芸众生回家团圆的好日子啊,可是这里是麟都,麟都的里面是皇城。”
李辞遥疑惑着刚想开口,刚刚街边那个身着白色衣裙的女子一摇一摆踩着最魅惑的步伐走向少年。
女子胸前若隐若现的纱织衣裙随着步伐波涛汹涌。
少年涨红着脸低下头,面前女子仅仅一个动作居然就让李辞遥面红耳赤,他发誓他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那……那太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