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知为何,网上突然冒出一篇名叫《暗手人生:一个混子游荡在黑白之间的迷幻人生》的报道,专门报道朱光正这个人。
这篇报道上,描述了朱光正从卧底变成真正的诈骗分子,再由诈骗分子变成江湖老大的全过程,写得非常之详细,而且大部分都是真的。
“朱光正从来就没想过去做一个尽心尽责的卧底,他只想在黑与白的夹缝中谋求生存,以确保自身的最大利益。只要有机会,他随时都可能叛变。所以当时任反诈中心负责人赵正君的策略对他不利时,他对张法明这个幕后大人物提供了很多反诈内部信息。而当张法明大势已去,即将被收网之时,他又摇摆重新成为线人,企图将功赎罪,以此来获得赦免权,可是他的种种行为,其实已经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他的种种劣行,并不能因为他那所谓的回头是岸,就得到全部的宽容。有句话说得好:如果忏悔有用的话,那还要法律做什么?”
这篇报道,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转发和评论。
瞬间就将朱光正推上了网络热搜榜的前二十位。
朱光正看到这报道之后,非常之愤怒。
与此同时,又恐惧无比。
因为他知道如今网络媒体的强大,往往能够推动判罚。
如果你有强大的背景靠山,或许能够将热搜扯下来,冷处理息事宁人,可你若是一个没多少背景没多少靠山的人,那你就只能等着被深挖,被人肉搜索,甚至被鞭尸。
朱光正以为这份报到是杨成洲那边的人搞出来的,因为出了他们之外,他想不出还有谁能够这么详细地知道他的底细。
最要命的是,这片报到专门挑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情来详写,而对他所做的贡献,全都一笔带过。
这种明显的倾向性,让读者一看,就会觉得朱光正是一个奸诈狡猾,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现在朱光正被网上一片声讨。
朱光正立即打电话给杨成洲,质问他这报道是几个意思。
结果杨成洲却苦笑着回答他:
“朱光正同志,这篇报道我也看了,我也很意外,很惊讶。”
朱光正以为杨成洲在说谎,于是立即大怒:
“你特么意外个锤子!”
“能知道我这么多底细的,除了你们还会有谁?”
“肯定是你们故意让媒体写的!”
“现在好了,这一篇报道一出来,我特么想要的特殊宽赦,估计是要黄了吧!”
杨成洲呵呵苦笑,他想说,就算没这篇报道,你的特殊宽赦也基本上不可能审批下来。
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没说。
因为那样说实在太残忍,可能会激怒朱光正,让朱光正做出过激行为。
于是连忙安慰道:
“朱光正同志,我敢以我的人格向你发誓,我们真没有向媒体透露你的任何信息。”
“这篇报道另有蹊跷。”
“你没注意到吗?”
“报道上面也提到过我,虽然只有一小段,但是这一段文字,却在暗示我是你的保护伞。”
“这报道一出,我估计也会有不小的麻烦。”
朱光正听了这话,又连忙细看了一遍那篇报道,之前他只关心自己,倒是没怎么在意杨成洲那部分。
现在重新看一遍,果然,里面真有暗示杨成洲就是他朱光正的保护伞。
于是也就信了杨成洲几分,冷冷问道:
“这报道不是你们搞出来的,那究竟是谁搞出来的?”
杨成洲苦笑:
“呵呵,没准是我的同行。”
“做我们这一行的,其实也有很多尔虞我诈,各种明争暗斗,五花八门的手腕,无所不用其极。”
朱光正就问:“那你到底招惹了谁啊?”
杨成洲就说:“我招惹的人多了去了,很多有背景有靠山的犯罪分子,都是由我亲自出马抓捕的,那些人估计早就恨我入骨。”
“这篇报道出来之后,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专门深挖我的报道出来。”
“到时候我肯定会被处理,轻则批评记过,重则免除职务。”
杨成洲这是真话。
他已经可以预测到他的未来。
不过心中却也有所解脱。
至少等以后朱光正被抓进监狱的时候,他不用满怀愧疚去对朱光正说:“我很抱歉,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