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觉醒反派系统后,诸天神佛为他颤抖 > 第377章

第377章

孙悟空的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叛逆且喜欢戴高帽,猪八戒则是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唯独沙僧谨守佛门戒律老实本分,透过现象看本质,沙僧腹黑无比,甚至用虚伪来形容也不为过。

《西游》里沙僧最喜欢说的话就是:

“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先说忠心这一点,沙僧永远都让自身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很少出手厮杀,哪个老实人会这样对待师长以及兄弟?

小雷音寺一难,孙悟空被黄眉怪的金铙所困,八戒为了救孙悟空摇来了自己所有能摇到的人,沙僧则是全程划水。

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疼得昏死过去,只有八戒敢说公道话,沙僧依旧全程划水。

唐僧每次撵走孙悟空,八戒就要吆喝着散伙,唯独沙僧不言不语,任由他们闹。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

整个取经团队到结束,沙僧看似老实,实则就是腹黑的老油条。

也或许从他成为大善人开始,就是为了善而善,进入天庭后看似小心翼翼,实则也是为了混官场,保住荣华富贵...

而且其吃人的本性,其实跟妖族白泽的指点也没多大关系。

有没有白泽来指点,卷帘都会吃人。

《西游》原著中沙僧更是狡辩道:“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这,便是他的本性。

虽说有诸多外在因素的加持,但本性这个东西是与生俱来的。

沙僧无论吃人的次数还是频率,丝毫不比取经路上的一些妖王少,甚至还有玩弄人骨的嗜好...

其次,原著中观音菩萨来点化沙僧,让他等待取经人,沙僧却说如果取经人不到这里,岂非耽误我前程?

他有什么前程?不过是自私而已。

如果打得过观音,观音也会成为他的食物。

就像今天如来道场,沙僧变脸比翻书还快,如果如来仅仅是普通的过路人,仍旧会不由分说羊入虎口。

所以,魏无疾除了一开始系统安排的任务外,从未有过拯救沙僧的打算与想法。

魏无疾不拯救卷帘,但佛门却需要。

如来佛祖又岂能看不出来眼前的卷帘是个什么尿性?

但他不在乎。

只要接受佛法洗礼,在高压之下,卷帘依旧会回归“老实人”的本分。

“此地名叫流沙河。”

“本座便以沙为姓,赐你法名沙悟净。”

“从今日起,你便是取经护道人。”

“自此以后,你要内心清净,破除一切烦恼妄念,恢复原本的纯真之心。”

如来佛祖之声落下,冥冥中的天意降临,卷帘的身份也从妖怪转变成了取经人。

“悟”即是领悟、觉悟的意思。

“净”即是干净之意。

此法名有“金盆洗手”之说,又寓意“净手”,也有让卷帘改邪归正之意。

同时,一股佛光笼罩着沙僧,其身上这些年积累的凶煞之气与妖魔之气消散一空,赤红色的长发也成了黑发,连胸前挂着的骷髅头都成了佛珠。

“弟子谢佛祖天恩。”

沙僧内心激动难耐。

他知道,自己的前途又要来了。

跟着佛祖取经,能有危险系数吗?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走个过场,就有荣华富贵等着自己。

在普通人的眼里,修仙也好,修佛也罢,修炼的尽头都是编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