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名叫蔺且,而他的老师,则是大名鼎鼎的人间圣人——庄子。
庄子也是玄门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与儒道孔子论道,亦与老君论道于东海,更在巫妖时期与河伯论道,著有名篇《秋水》。
庄子虽修玄门之道,但却不似寻常神佛信奉天道,他信仰的道,是道法自然的道,是无上大道。
“道生天地,为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
“圣人,仙人,佛陀,帝王,渔夫...,一草一木,皆有其天命。”
“何谓天命?”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天地万物,道法自然,各有其命,才是自然之道。”
“天道赋予圣人治理三界权柄,则是重利盗跖也...”
“蔺且,你若是卖伞的商人,又执掌下雨的权利,你会怎么做?”
庄子微微一笑,看着自己的追随自己多年的弟子平静道。
“这...?”
蔺且被庄子的问题问的一头雾水。
老师的思想,一直是他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是真的不懂。
“你道行不够。”
“看的也不够多。”
“等日后你经历的多了,自然就懂了。”
“鸿蒙前辈,是对的。”
“这个世界,他这样的人早该出现得有多好..?”
庄子琴音戛然而止,静静看着天外天。
对于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悟性与看法。
庄子虽是人族一员,但在他看来,所谓的仁、义、孝、悌、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且是人标榜出来的东西。
人与洪荒万族万物一样,皆应道而生。
女娲造人,是为功德。
人族兴起,只是没得选择的选择。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贴合道而存在的。
若天下井然,何须神佛?又何须圣人?
但以孝而言,天地万物都有孝之道。
乌鸦生反哺,无须彰显孝,羔羊跪乳,亦无需彰显其孝。
人类标榜出来的东西,却攀比成风,最终有人无法满足所谓孝道,产生了孝和不孝...
神佛也同样标榜出了诸多东西,为此争夺成风。
世间诸多事,本就没有绝对对错,只是符不符合道而已。
庄子认为财富令人产生贪,功德气运令神佛产生贪,但本质上若没有贫就没有富,没有阶级与等级差距就无法产生歧视,同理没有贵就没有贱,贵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同理没有圣人,就没有诸多不公..
高高在上的神佛,与大地上的芸芸众生,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前者具有滔天法力,可以做很多凡俗难以企及的事情,于是便有了天规..
可天道,真的公平吗?
魏无疾的出现,让庄子有了新的感悟。
魏无疾的所作所为,也让庄子大为崇拜。
能打破固有规则,能让天地秩序产生变化,魏无疾便是庄子眼里的“圣人”,也是真正有德之人。
“徒儿。”
“过些日子,随为师去拜见鸿蒙前辈。”
“是,老师。”
蔺且虎躯一震,震惊的合不拢嘴。
另一边。
金乌大世界。
陆压道人沉默了很久很久。
“唉...”
“东皇钟,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我妖族气运,又该何去何从?”
陆压道人满目愁容,以前他还有夺回东皇钟的想法与勇气,可现在他的心直接裂开了。
女娲娘娘虽对自己宠爱有加,但刚刚女娲娘娘也降下法旨,说现在时机未到..
听到这话,陆压道人就知道凉了。
鸿蒙道人的强悍,他看在眼里。
可没了东皇钟,他这个妖族太子,怎么带领妖族复兴?
妖族气运本就岌岌可危,若是没有女娲娘娘罩着,怕是大量的妖族都要灭绝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苍天泣血不过是天地奇观。
但他们却不知道,在神灵的圈子里,引发了多大的震动。
琉璃仙府。
魏无疾轻轻摸了摸孙悟空的猴头,笑着道,“为师安顿你的,都记下了吗?”
“记下了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