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玲珑坐云起,九龙绕宇绝凡尘。”
世人,曾这样形容过太真殿。
但世人,却几乎没见过太真殿。
太真殿修在东域最神秘的飘渺十八峰的主峰望天都上,绝地而起于千里之上。
其峰耸立云间,其殿太空飘渺,莫说是普通人,就是修行之人,武功修为不够的,也到不得那峰顶,寻不到那宫殿。只因,他们找不到正确的路。
飘渺十八峰,十八座峰一样的高,模样与山势一样的险,凡俗世人,连哪座是主峰望天都都难以辨得识得,何况是让他们去寻太真殿呢!
而其实,太真殿的路,是有的可寻的。
轻功绝顶的人,若是有青云直上五百里的气力,便可在直上五百里之后发现,这十八峰五百里直上修有栈道,那栈道绕峰而成,如十八条绕着天柱的巨龙一般,十八条栈道只有一条是通往太真殿,而其余十七条萦绕成一团,一旦误入,便是到死也绝无走出来的可能。
过了正确的栈道,再向上五百里,便是太真殿。
太真殿是凿山而成,故一半露在外面,一半镶在山中。高阁玲珑,十八飞檐,比及帝都西京的皇宫大殿,都要绝美几分。
所以,若有人想要入得太真殿,要有绝顶的轻功与识途断路的慧眼,否则,除非是太真殿内的弟子迁引,想要入殿比之登天有难无易。
太真殿本是为李氏帝王修王道问天地儿而修的,但自那日太阴王道之人命陨于此之后,太真殿便被下了死令,凡李氏王公王臣及子民者,不得近飘渺十八峰半步,违令者死!
太真殿至此,便只存在于世人的传说之中,大家以讹传讹,说什么的都有,但真正知道真相的,只有广林阁的历代弟子。
广林阁与太真殿,颇有一番渊源。
那日,侠道在雪峰苍穹颠五气未成,没能归元而兴侠道之兴。火字一门的赤焰道人心有不甘,便乘着太阴、太阳王道于太真殿修行的紧要关头率旗下雷门与霹雳堂两部秘上望天都。一番腥风血雨后剑指王道两脉,并最终重伤太阴王道于剑下。
凭炙风子个人修为,本无力对抗太阴、太阳王道中的任何一脉,然而当时正当两脉王道修行之关键之处,静儿不能以动,故此只能坐以待毙,太阴王道眼见炙风子今日便要命陨了王道血脉,便只身去当下了炙风子的炽焰剑,险些命陨。幸得广林真人沐白及时赶到,方才救下王道两脉。
后,李氏王道帝尊为免纷乱四起,便昭告天下,言说太阴王道命陨在了东域的巴山楚水之间,保得太阴王道一脉在太真殿存续了下去,直至如今。
太真殿外,杨如璧已越过五百里险峰,攀过五百里云栈,径直朝大殿之中走去。
殿外太真殿的弟子,打坐的打坐,运气的运气,当然,也有些个追逐打闹者。都是些个正值妙龄的少女,倒是好一派的天真烂漫。
见杨如璧归来,纷纷问好言笑,杨如璧一一回复言谈之后,便入得殿内,寻那太真仙妃去了。
杨如璧穿过正殿,进得内室,于那九华账内,终于将人找到了。
“娘娘,弟子事成,特来告于知晓。”
那九华帐中,斜卧着一个人,于薄幕轻纱中绰约可见。
那人体态丰腴,皓腕霜雪,长发云鬓,朗目含情。插着朝天紫荆九凤琉璃钗,穿着紫衣出肩彩霓羽裳衣。听得杨如璧话语,从九华帐中伸出白皙秀腿,朝外走来。
这太真仙妃走下阶来,站在杨如璧面前,言道:“那广林真人,可说了何时可以动身?”
杨如璧摇了摇头:“没有,只是答应的爽快,说随时可以启程。”
“这便是好,如今的这位广林真人不比他师兄,行事古怪的很,如若他不同意了,我们便是费劲心思也请他不动。”
“确如娘娘所言,那人,当真是古怪的很!”
“哦?他古怪在那里,你倒是说说看?”杨如璧的话,道是激起了太真妃子的兴趣。
“首先是他的行头。娘娘有所不知,我初见他时,见他穿着道士的袍子,披着僧人的袈裟。料想这世间修行之人,如他这般穿着的恐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来了,但这却不是他最古怪的地方,他最古怪的,是哪双眼睛。”
“眼睛,眼睛有什么古怪的?”
“他那双眼睛,清澈、纯洁的很,但你若是入迷的去看,却又会被吸引了去,如鬼魅般的叫你入迷,到最后竟让人有些无法自拔,弟子见他时便被他那双眸子给仿佛摄去了魂魄,到最后